青年习近平的品格风范对当代青年的德育启示

2020-12-09 19:24于安龙
关键词:梁家青年人品格

于安龙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西青区 300384

引言

品格,品性、性格之意,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风范则是指一个人的风度、气派、风气等,范畴较为宽泛。品格风范是一个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外在体现,同时也内在地彰显着其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是个体软实力和人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1]因此,研究青年习近平的品格风范,探索其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启示作用。

1 扣好人生首粒扣:青年时期是品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

青年是人生中最有活力、最富朝气的阶段,人们常用“风华正茂”“英姿勃发”等来形容这一时期。青年历来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青年时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人品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当前,多数青年人都能抓住和用好青春期的大好年华,将其用来求知笃行、干事创业,同时砥砺品格、陶冶情操,为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正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也有少数青年人陷入了青春迷惘期,他们思想混乱、价值迷失,如迷途的羔羊一般,辨不清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未来的道路,使豆蔻年华顿生烦忧,青春梦好骤起波折。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价值观念多元并立。尤其是当代中国,几十年来,我们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成就之大、发展规模之巨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速的发展、激烈的变革,既为广大青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具体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进入了与世界深度交流、融合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西方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念、思潮学说,以各种或隐蔽或精巧的方式传入中国,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使一些青年受其蛊惑、蒙蔽,滋生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西方腐朽、消极思想文化的信徒和拥趸。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即是:一些青年人理想信念缺失,奋斗动力不足,终日浑浑噩噩、恍恍惚惚,精神萎靡不振,失去了青年人应有的激情和活力,致使青年群体中暮气沉沉、老气横秋,“丧文化”盛行。他们或沉迷于游戏,或陶醉于抖音,心灵空虚、四顾茫然、内心烦闷,过着随波逐流、消极避世的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佛系青年”。还有一些青年在物欲横流之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幻想快速成功、一夜暴富,妄图不劳而获、少劳多得,使得青年群体中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不良风气日益严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青年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衰减,出现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此外,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相互攀比、贪慕虚荣的心理日盛,青年群体同样难以独善其身。目前,大学生中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现象比较严重,“寅吃卯粮”式的借贷消费也悄然流行,一些人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身陷“套路贷”“培训贷”等各种校园贷中,甚至出现了“裸贷”“肉偿”等极端行为,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大学生身陷网络高利贷泥潭无法脱身,为躲避追债不得不离群索居、辍学退学,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使原本宁静美好的大学生活变故丛生。总之,在中国社会日益开放包容、经济发展模式深刻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极大解放的当下,青年人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等已发生巨大变化,更需要青年人在复杂社会条件下明辨是非、坚守立场。俗话说,“欲之甚,则昏蔽而昧理义”。青年时期如果没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可能会在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手足无措、方寸尽失,进而精神阵地被轻易突破,价值底线被任意逾越,使人生发展受到影响。

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3]广大青年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见证者,一定要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把个人追求融入到时代发展潮流中,把个人梦想结合到民族复兴伟业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青年人要把握好青春期,将之用来长知识、增才干、塑品格、养心性,如此才能做到“不负青春,未来可期”。

2 青春可以不迷茫: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主要维度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传着“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样的话语。但事实上,“迷茫”并非青春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说,“迷茫”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就越有利于调整人生方向、积蓄人生发展的力量。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拼搏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求知进步才是青年最动听的乐章,为民服务才是青年最嘹亮的号角。正如他所言:“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5]

2.1 珍惜韶华、敏于求知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鲜明特征

青年时期是美好的,也是易逝的。在这大好年华,青年人应广读书、勤思考,积累知识、钻研学问,为人生发展奠定根基,在这方面习近平堪称青年人的楷模。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当地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6]事实上,读书成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这一时期的习近平酷爱读书、善于求知,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当年到延安插队下乡时,他最厚重的行李就是一箱书。在农村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下,青年习近平思考不停、读书不止,稻麦之间、田垄之畔到处都是他沉迷书海的身影,当地老乡曾形容他“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堪称不折不扣的“书迷”,并且留下了“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还书”的美谈。他自己也坦承:“我到农村插队后......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7]众所周知,农村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易于疲乏,但这并没有丝毫减消习近平的读书热情。即便条件艰苦、工作繁忙,他也会想方设法地挤时间读书。尤其是在夜幕降临后,青年习近平经常不顾一天的辛苦劳作,在土窑之中、煤油灯旁,手不释卷、秉烛夜读,直至夜深人静。正是在劳作之余、休息之暇,青年习近平阅读了大量书目。“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8]。除莎士比亚的作品外,青年习近平阅读的外国著作还有《国富论》《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战争论》等。此外,还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选集》《鲁迅全集》等中国古今名著。纵观这一时期习近平的读书生活,其阅读篇目涉及古今中外,并且对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政论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坦言:“就我目前的印象,套用孔子的说法,习近平是一位真正的君子、一位高尚的人。青年时代,尽管条件极其艰苦,用孔子这位先师的话说,他‘志于学’”[9]。“志于学”的习近平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他自己从中也获益匪浅,既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想,又积累了知识、滋养了心灵,为以后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10]。可以说,乐于读书、敏于求知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鲜明特征,同时也使他养成了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2.2 躬身实践、知行合一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突出表现

“书呆子”是对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人的称谓,如果一味闭门苦读而不联系生活、结合实际,就可能陷入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死胡同。2018年5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大学分享读书心得时说,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这里习近平所强调的就是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而要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作为来自城市的知青,此前并无多少劳动生产经验,所以习近平插队下乡之初对农村情况较为陌生,对农民生活不甚适应,但他并没有被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所吓倒而临阵脱逃,而是积极与农民群众交流,拜农民群众为师,向农民群众学习。既学习耕作经验、劳动技能,也学习他们身上善良淳朴、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和作风。习近平曾忆及插队生活初期要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时,特别指出思想上的变化,“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11]。

正是在躬身实践、联系群众中,青年习近平深入了解到了中国国情、农村实际,切实感受到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和艰苦生活,真正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衣食之难和稼穑之苦。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扎根农村,立足基层,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作,积累了实践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正如他所言:“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12]81同时,在与农民朝夕相处、出入相随过程中,青年习近平也与农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并开始真正同情农民的艰辛,理解农民的希望和诉求,体察民生疾苦,了解民意所向。“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13]。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和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洗礼和升华,也让他的思想更加“接地气”。他曾说:“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14]

2.3 担当有为、崇尚实干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独特气质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政论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曾这样形容习近平:“在饥寒交迫的农村生活中,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上,习近平都堪称一位真正的‘中国勇士’。”[15]事实上,就外在表现来说,青年习近平无愧于“中国勇士”的称号。在一些知青把插队下乡当做人生旅途中的“跳板”和“驿站”,千方百计地想逃离农村、调回城里时,青年习近平却很快调整心态、转变思想,在梁家河安下心来、俯下身段,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谋发展,为改变农村落后生产和贫穷面貌而奋斗。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始终坚持劳动生产,自我磨炼。“干活不惜力”是村民们对他的一致印象。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青年习近平勇挑重担、敢闯敢干,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带领村民干实事、办实业,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他带领村民兴办沼气,解决了农民烧柴难的问题;带领村民掘井开源,解决了农民吃水难的问题;带领村民打坝修田,增加了村里的耕种面积;在村里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既满足了村民自身生产生活需求,又增加了村里收入,促进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合理配置了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村民各自长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增加粮食生产,青年习近平还引进良种,积极学习育种知识,并进行了专门的试验种植。一句话,只要于民有利,他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虽然每一件事并非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汇聚在一起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反响。

这一时期的习近平不尚空谈、不务虚名,与村民一起苦干实干,充分展现了青年人务实进取、担当有为的独特气质。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各项事业发展顺利,短期内就解决了村民的衣食问题,初步改变了村子的贫穷落后面貌,整个村子呈现出了一派生机活力,广大村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习近平曾说:“20岁那年,又选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已认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11]可以说,梁家河到处都留下了青年习近平奋斗的身影,也留下了青年习近平无悔的青春。不管是兴办沼气、掘井开源,还是打坝修田、河桥治理,青年习近平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激发起了广大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热情。他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16]可见,办好事、办实事的品格,在习近平青年时期就已铸成,并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他鲜明的工作作风。

2.4 爱民如亲、矢志奉献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核心要义

从当年没有出路的“黑帮子弟”,到后来人们口口相传的“好后生”“好娃娃”,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和跃升,其重要原因在于他真正地把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心一意地为群众服务,从而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在此期间,青年习近平自觉融入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发扬团结精神,逐步成为梁家河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习近平曾言及他在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11]与群众相交相亲、融为一体,青年习近平不再把自己当做外来知青,而是一位普通的陕北农民,梁家河就是自己的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朴素的情感,青年习近平充满了干事创业的动力,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组织生产,不断发展和保障群众利益。在调解邻里纠纷、分配集体财物时,青年习近平历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处事公道、考虑周全、从不徇私。突出的干事能力、朴实的工作作风和爱民如亲的真挚情感,使得青年习近平逐步成长为梁家河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与村民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难以割舍的“亲情”。正如梁家河村民石春阳所说:“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12]194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一心想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了群众利益而不懈奋斗,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核心要义。他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梁家河村民铭记于心。作为一名无所依靠、政治成分“不好”的外来知青,当地群众给了青年习近平家人一般的包容和爱护,破例发展入党、推荐担任党支部书记、保送上大学,这种信任和支持是在长期的并肩劳作、同甘共苦中产生的,是对青年习近平品格、性情、志趣的最大肯定。“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12]213。这种难分彼此的关系、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青年人成长进步的“人间正道”。习近平曾说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里的“大学问”就包括真挚为民的情怀、矢志奉献的志向,“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7]。

2.5 志存高远、信念坚定是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最高境界

习近平15岁插队下乡,是当年延安插队知青中年龄最小、插队时间最长、去的地方最艰苦的一位。年方少年就远赴他乡、异地为家,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劳动对他都是严酷的考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习近平在当时被扣上了“黑帮子弟”的帽子,前途渺茫、未来堪忧。所以有人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思想上的苦恼、心里面的包袱以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并没有使青年习近平退缩,他反而身处逆境而不消沉,饱受挫折而愈挫愈勇。在当时的艰难条件下,青年习近平潜心钻研学习,积极提升思想觉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进步的愿望。他广泛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领会毛泽东思想,树立起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此期间,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然而受家庭因素影响,其入党之路十分曲折,但这并没有丝毫动摇他申请入党的决心,而是凭借自己在农村基层始终如一的担当奉献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党组织的信任,被推举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青年习近平申请入党的初衷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始终与群众在一起,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是青年习近平的工作准则。在具体实践中,青年习近平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逐步建立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磨炼,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在最基层的农村服务群众,青年习近平在奋斗中成长、在奉献中找到人生目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11]!习近平在梁家河树立起的“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成为他的人生信条。此后,虽然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实践的层次不断提高,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定践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铮铮誓言。

除上述所及外,习近平青年时期所锤炼的崇高品格风范还包括严己宽人的气度、谦逊和善的品性、宁静淡然的性情等,这些共同铸就了青年习近平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也是他此后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坚固基石。

3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习近平品格风范的当代启示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也都有自己的“梁家河”。青年习近平的品格风范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其实现了从懵懂少年到有为青年乃至成就辉煌人生的成长蜕变,也为当代青年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起了思想和人格上的榜样,产生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共振共鸣,是当代青年励志成才的生动教材,具有难以磨灭的永恒价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1]。习近平的青春足迹,能为当代青年人揭示青春成长规律,提供青春无悔的答案,如磁铁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当代青年。

3.1 青年人要锻造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

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潜心读书、敏于求知,为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18]。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以习近平为榜样,把宝贵时间用在学知识、增本领、长才干上,而不能虚度时光、蹉跎岁月。青年时期能否打下厚实的学问根基、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决定了其人生之路能走多远、事业舞台能有多高。只有掌握了真才实学、练就了过硬本领,才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而这一切都靠青年时期珍惜韶华、勤奋好学,如饥似渴的读书、心无旁骛的钻研,这是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力量的根本途径。习近平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19]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如果不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那么青年人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就可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所以说,勤奋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是青春搏击的能量,这既是人生发展的规律,也是青年成长的智慧。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也正是青年人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是青年人施展才华、大展拳脚的难得机遇,但唯有不断修炼内功、蓄积才智、储备能量,方能行稳致远,放飞人生梦想。

3.2 青年人要培塑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也是青年人应该培塑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平凡岗位上,带领村民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功绩,靠的就是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从村里实际出发谋划各项事业,按照村民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决不搞“表面文章”和“形象工程”,把远大抱负与立足实际结合起来,是青年习近平的鲜明工作特色。对于青年人来说,在规划发展、憧憬未来时,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实际,遵循人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当前,一些青年人中存在着眼高手低、避重就轻的错误倾向,只有哗众取宠之心,毫无实事求是之意,成为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这对青年人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5]青年人应少唱空调、多干实事,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从现实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实人生之路。青年干部更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事业观,发扬“钉钉子”精神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气魄,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坚持真理、务求实效。总之,我们需要的是不务虚名、不做虚功的“实干家”,而不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幻想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人埋头苦干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坚持真理、探索真知基础上踏实奋斗出来的,求真务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3.3 青年人要砥砺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美好梦想不可能唾手可得,幸福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要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贪图享乐、坐等其成是难以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对于青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在最该奋斗的时期却选择了安逸是对人生的亵渎。拼搏的青春是最美丽的,矢志奋斗的人生是最精彩的。当然,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有一些挫折和坎坷。这些既是人生的“绊脚石”,也是人生的“试金石”,只要能够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任何困难终将会被克服。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磨炼了意志,总结了经验,将会为人生的再一次跃升奠定基础。习近平在插队下乡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思想压力大、劳动强度大、生存环境恶劣,但一时的困难并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起了他迎难而上的斗志,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实现了人生的巨大转折,演绎出了苦难辉煌的人生故事。“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砺意志,青年习近平正是在农村基层中锤炼出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品格。当代青年要避免成为“温室花朵”和“垮掉的一代”,就必须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受历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过无数的摔打锤炼,才能淬火弥坚、砥砺人生。当前,广大基层有着巨大的舞台等着青年人去展示自我,广大农村有着无数的机遇等着青年人去开创事业,在立足基层、扎根基层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俊才是党和人民最需要的,“社会是个大课堂......当年,我在梁家河插队,实际上就是在上社会大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20]55−56。

3.4 青年人要涵养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在习近平的人生历程中,曾有七年独特的下乡为农的经历。这七年中,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他都把自己当作地地道道的农民,当作真正的“老乡”。这充分表明他已把自己彻底融入群众中,走上了与群众相结合的路。正是在这里,青年习近平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和衣单食薄的农民,生发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立下了造福人民的宏愿。自此,他树立起了牢不可摧的群众观念,播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种子,坚定地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把个人的作用与群众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如同涓流汇海,能成就更宏大的事业,也能催生更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所以,青年人应大力向习近平学习,从青年时代就涵养热爱祖国、关心群众的家国情怀,在广大群众中找到人生坐标,发掘人生能量。青年干部更要胸怀为民之志,陶冶爱国情操,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群团干部要由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人来当,要有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经验,懂得群众的语言和习惯,熟悉群众的愿望和心声,善于运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式方法”[20]85。青年人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才能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这既是为政之德,也是人生智慧。青年人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也存在着社会阅历少、人生经验不足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融入群众中才能找到人生方向,才能不断成长进步。青年人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而有爱国之情、为民之志的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群众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是根基最牢、后劲最足的。

3.5 青年人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追求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志存高远、理想崇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其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其初心不改的夙愿。正因为如此,青年习近平有着无穷的奋斗动力、高涨的工作热情,能在长达七年的艰苦岁月中始终保持本色、坚守初心。俗话说,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越是有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人,就越能集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青年人的踊跃参与,“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2]。当代青年也只有把个人发展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涵养激情和理想,不懈奋斗和奉献,才能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职责。事实证明,广大青年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总是活跃着青年人勇往直前、开拓奋进的身影。在新时代继续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前行,需要我们更加凝聚青年人的力量,发挥青年人的才智。只要我们的青年人有理想、有志向、有信念,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彰显个人价值,创造无悔青春,正如习近平所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1]

4 结语

青年正处于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既需要教育者的精心引导和栽培,也需要自身的潜心修炼和自我提升,要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根基,才能为个人成长蓄积雄厚能量。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和品格风范,为当代青年树立起了思想和人格上的榜样,为当代青年人揭示了青春成长的规律,提供了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思想养料。广大青年应以青年习近平为学习榜样,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全方位地锻造和提升自己,使自己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发挥出应有作用,彰显出特有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梁家青年人品格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走进梁家河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