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20-12-09 19:57胡军荣张羽佳宋嘉婧于皓雪顾祝蕾
关键词:人性化神经功能常规

胡军荣,张羽佳,宋嘉婧,于皓雪,苗 琦,顾祝蕾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113)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老龄化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脑卒中发生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修复神经功能缺损,现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脑血管内科入院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由CT或MRI诊断确诊。排除标准:①神志不清者;②无法主动配合护理工作;③病情危重者;④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男49例,女3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59.2±11.7)岁,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差异,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人性化护理组”、“常规对照组”,数量均为41例,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规定。

1.2 护理方式

针对常规对照组,遵医嘱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根据病情情况来调整护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1.2.1 人性化服务

在人性化护理上,坚持以“患者为本”,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循人本化原则开展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做到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2.2 营造良好环境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住院环境,缓解患者恐惧感,让患者能够身心愉悦,除了基本的餐桌、呼叫器等之外,另外在病房中安排电视,让患者能够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1.2.3 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患者无法接受“言语困难”、“行动不便”等并发症,从而产生严重的负性心理。在护理干预时,要关注患者个体情况,主动交流、沟通,了解患者想法,并为患者讲述通俗的治疗、护理知识,讲述成功案例,开展心理指导,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1.2.4 抓好细节护理

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要做好细节护理工作,定时叩背、翻身,做好皮肤护理,促进血液循环,在饮食护理上,确保患者每日能够摄入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邀请家属参与护理工作,并采取有序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2.5 康复护理指导

在康复护理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包括“自主翻身训练”、“坐立训练”、“肢体活动”等,做到循序渐进,在康复环节,要做到安全第一,对予以患者鼓励,提高其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评估两组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治疗效果上,人性化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常规对照组为85.4%(35/41),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人性化护理组评分:护理前为28.33±3.02,护理后为7.31±2.16;常规对照组评分:护理前为28.78±3.19,护理后为9.03±2.33;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与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现递增趋势,脑卒中便是其中的代表[2],该种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中,发病快、发病急,在急性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在护理干预上,要综合考虑到患者各方面需求[3]。人性化护理是基于患者作为出发点,予以其在皮肤、口腔、呼吸道等方面的护理,比起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内容更全面,效果也更好,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上,人性化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常规对照组为85.4%(35/41),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评分优于常规对照组。 因此,笔者建议,针对脑卒中患者,需要大力推广人性化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人性化神经功能常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常规之外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