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柏
(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法库 110499)
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其发生与骨质流失有密切关系,一般骨质流失情况越严重,骨硬度及骨韧性随之下降,对外界应力对抗性下降,即可发生骨折[1]。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增长,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上升,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随之上升[2]。老年粗隆间骨折发生后患者活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受严重影响,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为此类骨折中常见类型,固定难度更大[3]。临床针对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固定方法常见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2种固定方案,分别代表内固定及外固定,前者经临床研究证实,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更佳,本文为进一步观察2种固定方案的疗效差异,对我院收治的128患者展开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共计12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确定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入组标准:(1)90>年龄≥65;(2)经确认无麻醉、手术禁忌;(3)血压<140mmHg;(4)评估确定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手术风险在可控范围;(5)知情研究自愿加入;(6)意识清醒,思维健全。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2)合并有心脏、肾脏、肝脏疾病;(3)免疫功能缺陷;(4)研究中途转院;(5)不满足入组标准。以随机数字法完成分组,观察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平均(71.52±3.69)岁,其中车祸骨折13例,摔倒骨折21例,坠落骨折19例,运动骨折11例,对照组64例,男37例,女27例,平均(71.28±3.71)岁,其中车祸骨折14例,摔倒骨折20例,坠落骨折17例,运动骨折13例,组间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2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全面体检,本院自身外科医师对其血压、血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若发现其血压、血糖等检查波动较大,给予对症治疗待各项检查指标稳定后再定手术日期,确保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为预防深静脉血栓,患者入院即给予肝素治疗,4000IU/次,1次/d,皮下注射给药。术前0.5小时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穿刺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肢中立位内收15°,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复位操作,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并置入引流管引流。观察组同样采取硬膜外穿刺麻醉,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术操作,以患者股骨大粗隆近侧入路,在大转子上1cm位置纵行切开5cm,自粗隆顶点进针,导针引导下完成钻髓,插入PFNA主钉,随后依次拧入近端螺旋刀片及远端锁定。在C型臂透视下观察内钉位置,确定位置适宜后安装尾帽,完成后冲洗患者手术切口,置入引流管并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发生。
3 观察指标:(1)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2)评估术后6个月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估使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完成评估,此表满分100分,分值与髋关节功能成正比。(3)临床治疗效果分级。优良、尚可、差,分级标准:优良:治疗3个月后骨折线基本消失,Harris评分≥80分;尚可:治疗3个月后骨折线愈合良好,Harris评分≥50分且<80分;无效:不满足优良、尚可标准。治疗有效率=(优良+尚可)/例数×100%。(4)并发症主要观察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等。
5 结果
5.1 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对应为(8.33±1.25)天、(48.25±5.69)分钟、(95.21±10.25)ml、(6.31±1.0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对应为(13.21±2.14)天、(70.58±10.88)分钟、(171.24±20.55)ml、(9.69±2.01)天住院、手术、首次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t=15.753,P=0.001;t=14.549,P=0.001;t=111.997,P=0.001),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t=26.34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 2组Harris评分对比:观察组Harris评分为(83.21±4.33)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74.58±4.69)分,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0.816,P=0.001)。
5.3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优良48例、尚可13例、差3例,治疗有效率95.3%,对照组优良27例、尚可24例、差13例,治疗有效率78.5%,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397,P=0.001)。
5.4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3.1%,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12.8%,对比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143,P=0.013)。
老年群体作为骨折易发群体,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其常见骨折类型,由于骨折发生于髋部,骨折发生后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导致其生活质量迅速下降。我国自进入老龄社会以来此骨折发生显著上升,临床治疗方案越来越受重视[4]。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应用较多,一般手术方案由固定方案决定,经手术固定后患者骨折多可恢复。不过,不同固定方案间疗效存在一定差异。目前以内固定组与外固定为主2种固定方案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及锁定加压钢板为常用固定材料[5]。锁定加压钢板主要通过螺钉及钢板对患者骨头进行固定,虽然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固定效果,但固定钢板旋转方向不稳定,容易发生固定钢板折断、骨折不愈合等情况,且钢板锁定所需手术切口较大,手术创伤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6]。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为内固定材料,主要包含有主钉、尾钉、远端锁定等,在生物力学上优势明显[7]。其螺旋刀片具有较大接触面积,极大程度提高了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在将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敲入患者骨质时,压实螺旋刀片周围松骨折,对患者骨质具有一定填压效果,可减少股骨头骨量丢失,增强内定物与股界面质量,有效提高内置物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塌陷发生[8]。此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所需切口较小,手术创伤性随之降低,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而在术后康复缓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稳定性优势可让患者更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减少卧床时间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住院、首次下床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Harris评分更高(P<0.05),进一步表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临床应用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
综上所述,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采用PFNA较LCP效果更佳,可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