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聪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广西 钦州 535000)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我国国有林地的完整性,必须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各级政府部分下发的林地保护相关文件以及法规条款等,充分的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有林地被侵占的特点,从而依法坚决的回收被侵占的国有林地。防止毁林开荒,有效的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恢复森林植被。
在《森林法》中的相关条款中指出:“森林、林木以及林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的单位与个人都不得侵犯。”“勘察设计、开采矿藏以及建筑工程,应该不占或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当经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相关林业部门的审核,根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通过用地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而缴纳恢复森林植被的费用。”《森林法》不但表明森林资源所有制的根本性质,也明确指出森林、林木、林地等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确定。《森林法》是依法收回非法侵占国有林地的有力法律武器[1],让被非法侵占国有林地回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我国林业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当中指出:按照《森林法》以及国务院的相关规定:“通过林业部所颁发的林业产权国有证书是明确森林、林木以及林地等权属的唯一法律凭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没有权利颁布具备权属改动的凭证,国家林业局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坚决维护国家颁发的林地产权证书的法律 地位,依法处理各类侵权行为。”《林权证》是林业企业依法经营、林地管理的法律依据,国家林业部门颁发《林权证》是明确林地最终权属关系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回收林地的法律依据。
国有林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具备完善的长效机制,建立长效机制首先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不仅应当防止相关政府部门对林地造成破坏,还应当发挥出政府在林地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健全统一的林地保护与管理相结合的国家层面的绩效考核与追责问责机制,不断地完善以及优化林地保护制度,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林地管理制度与体系。首先,应当确定林业的定位,坚持“保护为主、生态为主”的理念,使政府部门与相关领导人正确的认识到林业管理保护的工作方针与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保护意识与林业管理意识。其次,应当增强追责问责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制度,并且督促各级政府严格的执行,针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组织,确保能够“破坏必问责、问责必问人”。最后,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制度,根据相关组织与部门建立林地保护管理的配套考核制度与用人制度。此外,还应当增强市级、县级的林地管理保护机制的监督与引导,建立健全检查督办的长效机制,重视督办案件和制度建立相结合的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林地保护管理机制的推广[2]。
首先,应当组织开展系统化的调研工作,从而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到“不予起诉”与“量刑过低”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成的危害,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度,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资料,从根本上消除非法侵地的情况。其次,应当建立健全长效的森林公安管理队伍,构建以森林公安为主的综合执法体系,促进森林公安的垂直执法与管理,有力的打击非法占地行为。再次,应当组织开展执法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坚决抵制执法不严的问题,严厉的惩罚执法犯法以及违法用权等不良行为。此外,林业部门应当充分的运用现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府文件,强化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增强舆论声势,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报纸以及新媒体、宣传册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国务院、各级政府以及森工总局等政府部门颁发的森林资源与林地保护的相关文件制作成宣传册,分发给村民,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基层群众能够了解掌握到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国有林地的完整性,应当依法无条件的、坚决收回在国有林权证范畴当中的被非法侵占的国有林地,例如,在稳权划界之后所开垦出来的国有林地应当依法回收,需要退耕还林的就退耕还林,该进行收回的便依法收回。同时为了确保基层群众利益,对于林地的归属存在异议的,应当尽可能的避开焦点矛盾,讲究方式方法,逐步的深入,若没有规划荒地的条件,而开荒林地早已具备一定规模,并且土地已经纳入了政府的税收中,可以实施承包制,首先签订林地的所有权承认书,暂时不缴纳补偿费用,仍然由基层群众继续种植,确保国有林地能够顺利的依法回收。
综上所述,回收被侵占的国有林地,要依法、要查找回收林地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争取政府部门以及基层群众的大力支持,讲究方式方法,高效回收被占国有林地工作,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好第一道屏障,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