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格局下的社区文化功能与实践
——兼及大同某社区的考察

2020-12-09 12:22乔秀峰石凤珍
关键词:社区文化

乔秀峰,石凤珍

(山西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

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认为,“社区是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1]当前信息社会和智慧城市的出现,社区的意义已经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不过社区住户仍然保留了紧密的动态联系,基于生存的环境、社会地位的高度接近,所产生的社会认同、阶层归类区别不大,在社区的认识上还是比较一致的,人们都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所以,就整个文化意义角度而言,社区没有偏离最初的本意。

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人类传播的特定特性。”[2]不难看出,社区文化与媒体传播互为一体,社区文化的形成、提高与发展,少不了媒体的在场与表达。

一、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社区文化的功能

社区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基础单元,社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关乎到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它逐渐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核心区域,并对社区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活动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就智慧城市的建设来说,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社区文化的开展及传播,已经发挥出越发重要的互动影响作用。

由于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交媒体成为维系其良性发展的重要纽带。每一位生活其中的社民,其社区活动、社区关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相应社交媒体讯息的发布、传达。所以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开展,都少不了新媒体的参与助力。新媒体成为社民进行社区“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依靠这一媒介,可以和其他社民分享自己的观点态度,并进行深度的互动交流,展现个人价值观,表达文化观点,获得社区民众不同程度的认可。具体来说,新媒体传播下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区文化可以加强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社区的产生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新时代表现,它对于培养全体社民对于社区荣誉感、幸福感等观念形态的形成、互助文化意识的锻炼,最终促使社区文化的成熟完善是不可或缺的。在智能化社区的改造、发展过程中,以数字化、互动性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媒体,可以有效地把社区内外的文化资源、数据加以归类整合,有效利用。既对社民产生很好的文化信息的滋养、服务,使其内心产生极强的认同感,又对社区文化的传播扩散产生积极的正能量作用。

第二,社区文化可以加强文化信息上的作用感。社区文化想要落地,离不开社区管理机构的参与。管理机构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社区文化的低俗、庸俗等内容,把其中对社民有益的、阳光的文化内容传递出去,这样可以全面提高社民的文化素养,也加强了对不良文化的自觉识别、抵制能力。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广泛介入,可以为文化信息的共享起到助推作用,使大家进入其中发表看法,有力地促进舆论热点的形成。使得社民都有机会发表意见,不同的观点得到碰撞,社民参与管理的权利得到体现,正面的文化信息于潜移默化中发挥了作用。

第三,社区文化可以加强文化意识上的公平感。社区文化是社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开端,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少不了每个人的努力,它是社民的文化家园。在这一过程中,民众会以多种线上、线下的方式融入其中,而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大量采用,使得社民的这种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方便高效、参与度更高。人们有机会就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展开公平对话、民主辩论,与此同时,所有的社民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个人主观认识,完成对理想文化的建设。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的优势,人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构成一种民主的文化环境。进而形成以民主、平等为特征的互助共荣的社区文化。[3]

仅仅从文化形式角度来看,上述拥有较强社会功能的社区文化,与生俱来就带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就当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实而言,城市文化也成为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文化成分已然从先前的文化富矿,转变为城市的文化资产。

新媒体格局下,国内半数以上的城市中,文化优势被忽视没有生成为文化资产。社区文化身为城市文化的关键一环,其功能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城市的转型发展、绿色增长尤为重要。所以,发挥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平台优势,着手社区文化的建设、治理,对于城市的文明进程、科技进程不可轻视。[4]

二、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社区文化实践中的问题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社区文化的传播、获知在多数条件下,主要依赖新型社交媒体的作用,而且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伴随社交媒体的普及化、大众化,它已经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对社区文化的传播、推广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化媒体形式纷纷出现,承担起文化信息的传播任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移动端APP,它们改变了媒体传播的传播格局,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流程,信息的个人化、定制化、服务化成为其显著特征。

新媒体占据主流的格局下,如果把这些社会化媒体形式高度整合有序利用,就能实现社区文化传播局势的扭转,使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个性化,对于社区文化真正落地产生实效,必将指日可待。笔者经过实地调研、访问,发现目前社区文化在推广应用中,多数做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对于新媒体的使用率不高、挖掘深度不够,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社区文化内容相对较为陈旧,对新媒体的使用率偏低。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多元文化的百家争鸣成为可能,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应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变得丰富多样。伴随民众精神生活层次的提高,以及社区的开放包容并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文化形式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迫切需要建设更多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产品、文化样式。

不得不说,就笔者走访的某社区,虽然提出了不少先进的社区文化形式,比如小镇自然博物馆、鸟类自然体验馆、优沃农场、造物工坊等,但是在文化形式的落地应用上,鲜有作为。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理念思路上,实际能够落实的还是亲子游戏活动、个人才艺展示、曲艺杂耍表演、各种棋牌比赛等传统社区文化形式。在社区文化传播载体上,局限于传统的宣传册、画册等纸质媒体手段。对于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如H5、VR、360℃全景展示等,都没有采用。包括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上,多是商业信息,社区文化展现的内容极其稀少。

其次,社区文化元素相对较为单一,对社民的覆盖率偏低。当下多数社区中,对社区文化的开发建设力度明显不够,多数还是依赖社民自身的才能展示、才艺表演上,或者自发组织的健身运动上。[6]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的社民都是一些“身怀绝技”、乐于交际的少部分人群,就年龄层次上明显以中年人、老年人为主。这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严重偏离,社区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主要依靠青年人、甚至少年,但是目前的社区文化项目却忽视了这一主流群体。

比如,笔者调查的已经较为成熟的某社区,其社区文化的开发建设上,瞄准的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这里有着力打造的康养中心、社区养老中心、社区医疗中心、国医诊所,主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健康医疗、老年康复、营养餐饮、文娱健教等内容,多数已经开土动工初具规模了。虽然也有少部分针对少年儿童的社区文化项目规划,这里有逗逗堡、飞盘基地、集酷广场、渔乐园等,由于社区民众中青少年的比例偏低、所在城市中民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不够等现实原因,都还没有进入到实施阶段。

最后,社区文化传播者相对视野不宽,对媒介技能掌握偏低。随着国内4G 技术的成熟与全面推广,以移动终端为主的新媒体成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主流平台,但是由于社区文化的开发者与传播者多数合二为一,他们没有很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对新媒体的运营相对较为陌生。当前多数社区中从事社区文化建设筹划的人员,在经历、年龄上都不具有优势,再加上社区自身经营乏术效益不高,很难吸引高学历有能力懂技术的年轻人加入,这就严重限制社区文化的顶层设计能力。[7]

比如,笔者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的某社区,其社区文化传播的平台,线下的主要是“小镇展示中心”,里面陈设有关小镇文化的书籍、小镇文化的期刊、小镇文化的宣传册;线上的只有微信公众号,第一部分为城市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小镇文化的定位、文化的类型、文化活动的记录,第三部分为小镇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地理文化的介绍。其他的新媒体平台,几乎没有使用。就其从事社区文化运营的人员来说,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但是学历多数都在本科以下,且少有社区文化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

鉴于上述情况,把社区文化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使其成为城市民众的精神家园,亟需要发挥好信息社会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作用。在充分认识社区文化的定位、类型、功能、作用等条件下,借助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规划出适应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发展现实要求的社区文化建设应用对策。[8]

三、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社区文化实践的思考

鉴于新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其对现阶段社区文化的开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智慧社区的进一步推广发展,必然少不了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介入,社区文化开发中所暴露出来的不足与隐患,可以得到有效化解。[9]结合现实状况,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社区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下,从事社区文化管理与建设的人员,都要对社区文化的现实性有足够认识,国内社区文化现在是很大一块短板,必须及时弥补起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它对于民众整体综合文明素养的提高发挥着越发关键的作用。现阶段需要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来对社区文化进行整合传播,以加快其在提升民众健康水平、幸福指数等方面的效果发挥。可以引进国内外已经成熟的运作方式,加以本土化的改造,针对不同地区的实情,创造出适销对路的社区文化。

其次,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社区文化开展的效果。在信息化社会的冲击下,智慧社区离人们越来越近,相应社区文化的形式也需要同步更新,类似DTY 素食馆、主题影厅、室内球馆、多功能游乐活动的轰趴屋等,都可以适度展开。运用多种新媒体方式,对这些活动进行记录展示、现场直播供民众欣赏等,调动更多的社民逐步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使其放松神经、得到文化的洗礼。这样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线上传播、线下组织的优势,可以有效动员社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民众也愿意参与对身心如此有益的活动中,既达到社区民众的交流需要,也为社区和谐共荣环境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社区文化传承的功用。在信息化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社区文化作为文化信息的一部分,其文化理念、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等都亟待保留与传递下去,而这些正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其数字化的存储保证了文化信息的高保真效果。新媒体用户的广泛性、频率使用高,使得社区文化中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等,于无形之中传递到社民的日常行为中。新媒体的这种文化协调功能还体现在,它可以随时发现社民在文化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对此进行及时地纠偏,使得社区文化在开发进行中,始终发挥积极的正能量作用。有效避免了文化在传承中,向负面的、低俗的、庸俗的文化方向发展。[10]

第四,认识到新媒体人才对于社区文化的作用。现今条件下,社区文化迟迟发展不起来,即使在一些地区已经形成规模的社区文化,在进展中也是差强人意。这其中缺乏具有专业媒介素养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已成为众多原因中最突出的一个。要弥补这一短板,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社区民众当中选拔一批有专长的社民,让他们进入社区文化的专业团队中,对于加快文化建设成效的落地十分有利,同时也可以唤起社民的主人翁意识。当然社区文化专业团队的组建,还要大量通过社会教育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来培养相应人才。这样整个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体系就形成了,新媒体的作用力、影响力、传播力就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最后,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社区文化传播的隐患。在运用新媒体建设社区文化中,还要避免对其技术上的过度依赖,而忽视其他多种媒体形式的运用。目前,国内还没有实行网络实名制,所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由于监管机制的缺位,极有可能出现部分社民对社区文化,相对个人化、非理性的表达。另外社区文化的传播,要多头并进、共赢共荣,否则过多依赖新媒体手段,反倒会使得社民之间缺乏现实场景下的接触,文化传播出现过后即忘的结果。还有不可忽略的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国内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中的老年人比重逐年上升。对他们需要差别化对待,多种媒体渠道齐头并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社区大作战
影像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