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玺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区中心医院骨二科,辽宁 大连 116200)
近些年,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明显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因此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出现不良病症的可能性较大,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高[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而且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小,应用效果显著,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使用[2]。现抽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开展研究,通过与传统手术治疗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2015年3月-2019年3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纳入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将选取患者分为2组,入院较早的20例为对照组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内包括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这组患者的年龄都位于60岁以上、94岁以下,年龄的平均值为72.5岁;入院较晚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内包括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10例,这组患者的年龄都位于61岁以上、92岁以下,年龄的平均值为73.5岁,所选取患者均为主诉入院,入院原因为髋部疼痛,对比与研究选取2组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开展对比研究,P>0.05。
2 方法:入院较早的20例为对照组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然后由后外侧入路并做一个长度约为12cm的切口,将患者的髋部完全暴露出来,截断患者的股骨颈并将股骨头取出,清洗髋臼,选取适合患者的股骨头假体并进行适量调整,安装股骨头假体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基本功能。入院较晚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并于后外侧入路做长度约为12cm的切口,将患者的髋部完全暴露出来,将包裹髋关节的囊切开,活动股骨头,让其从后方脱位,截断患者的股骨颈并将股骨头取出,清洗髋臼,使用髋臼锉进行打磨直至髋臼表面的软骨开始渗血,选用适合患者的髋臼假体并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将髋臼假体置入患者髋部并内衬金属臼,使用相应大小骨非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柄部打入髓腔,将髋关节脱出,股骨球头置入假体柄头部,将髋关节复入臼内,最后清洗、放引流管并缝合创口完成手术。手术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切口换药,并注意切口的渗血情况以及患者的血流情况,出现肿胀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判标准:整个治疗过程中记录不同治疗方法完成整个手术治疗工作所需时间、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下床时间,并分析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各项病症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各项病症与治疗前比较完全消失,患肢的功能完全恢复为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各项病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患者患肢的功能基本恢复为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各项病症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改善,患者患肢仍存在明显的疼痛感为无效。满足出院条件后让其在家属的陪同下完成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的调查问卷的审核得分评估满意度,满意度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评分标准。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比较:对照组完成整个手术治疗工作所需时间为(98.5±21.5)分钟,观察组完成整个手术治疗工作所需时间为(84.5±18.5)分钟,对照组完成整个手术治疗工作所需时间与观察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多(t=2.207,P=0.033);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为(157.5±24.5)ml,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为(97.5±14.5)ml,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与观察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多(t=9.425,P=0.000);对照组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为(7.5±1.5)天,观察组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为(4.5±1.5)天,对照组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与观察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多(t=6.325,P=0.000)。
5.2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中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余患者疗程结束后各项病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占据总选取患者的90.00%,对照组中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其余患者疗程结束后各项病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占据总选取患者的75.00%,观察组治疗方法更适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x2=7.792,P=0.005).
5.3 2组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内没有患者对治疗工作表示不满意,所有患者的问卷调查得分均>60分,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00.00%,对照组中3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其余患者的问卷调查得分均>60分,占据总选取患者的85.00%,患者及其家属对观察组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16.216,P=0.000)。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项身体器官会出现退化现象,手术治疗又属于创伤性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出现紊乱,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因此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高[3]。传统手术治疗完成整个治疗工作所需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体的伤害更大,还会引发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不良病症,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能够大大缩减完成手术治疗工作所需时间,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也明显较少,手术治疗结束后也更早具备下床能力,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使用[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种,这2种治疗方法都能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解决髋关节疼痛的问题,达到治疗股骨颈骨折疾病的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落实了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以及肌肉运动,减少了各类不良病症的出现,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5]。除此之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当重视假体的调整处理工作,减少假体松动以及磨损等情况出现,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掌握患肢的基本情况,从而选用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假体,控制各类不良病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6-7]。本次结合选取患者的病情分别选用2种方法治疗,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完成整个治疗工作所需时间、手术治疗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明显较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表明患者及其家属更倾向于选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效预防了治疗期间纠纷事件的出现,综合应用价值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实践中应当合理进行选择,手术耐受性以及机体调节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当优先考虑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