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及实践路径

2020-12-09 05:30赓,马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张 赓,马 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努力探索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历程和主要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析和思考,对于推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

(一)生态文明思想萌芽期(1921—1949)

建党初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对生态文明建设思考较少,加之当时国内工业化进程较为落后,普遍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直到党取得局部执政后,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有限的生态建设尝试,为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播下了种子。

1.森林保护与植树造林

抗战时期,因大规模的开垦开荒破坏了森林,导致延安地区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边区党和政府开始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重视环境的治理。党最早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从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开始的,边区政府成立了林务局专司林业管理,还组织了森林考察团,考察各地自然林,研究各地区植树种类及植树办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条例加强树林保护,引导护林造林,1940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植树造林办法》,1941年修订颁布新的《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修正案》《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明确规定加强森林保护,惩处毁林行为,鼓励植树造林。之后陆续出台的《陕甘宁边区公产管理办法》《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物资办法》《陕甘宁边区违警罚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征购地主土地条例草案》等法规都有涉及森林树木管理的内容。边区护林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边区的生态建设,使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开始萌芽。

2.兴修水利工程

为了扩展水利建设,增进农业生产,党很早就领导开展水利建设。1934年,毛泽东就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1]。以晋察冀边区为例,1938年,边区委员会就制定了《晋察冀边区奖励兴办农田水利暂行办法》,之后出台了《救灾治水安定民生的具体办法》《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明确规定水利设施的管理权利与义务,鼓励“大量的开渠造林,筑坝,以增加水利,防止水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修建了靖边县杨桥畔水渠、清涧县折家坪镇水渠、延属分区的裴庄渠和子长渠等水利工程可灌溉水地共13 647.6 亩[2]。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就开渠2 573 道可灌水地273 422.3 亩,1942年仅北岳区开渠256 道,浇水地20 884 亩,修滩13 463 亩,修堤筑坝所掩护土地面积13 462 亩[3]。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边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开渠造坝,疏通河道,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对农田、树木和草地的破坏,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进行的经济建设,孕育了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开展护林造林、水利建设等实践活动,让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萌芽而生。

(二)生态文明思想探索期(1949—1978)

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让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有了生长发展的厚实土壤。但由于当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问题还比较片面,过于强调人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毛泽东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后,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造自然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不过这并不代表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生态文明思想,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理论和政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实践理论。

1.资源开发利用思想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符合人类利益,也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这时期的资源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水利资源建设,通过治理河道来根治水患。新中国成立初,面对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时常决口,泛滥成灾的情况,毛泽东先后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修水利的活动,极大地消除了水患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党和政府注重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来发展生产,先后在黄河上修建了刘家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等水利设施,在改善了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了“治水是为了用水”[4]的目标。二是开发再生能源。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彰显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体现对环境的保护。这个时期除开发水电外,还对沼气、太阳能、风力等进行了开发利用。1959年,毛泽东就强调:“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5]。此后在我国南方一些农村,沼气得到普遍推广和利用。此外,太阳能利用也取得一定成绩,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建立了8 万多亩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电池年生产能力约10 千瓦[6]。使用新能源减少了一次性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思想

一是森林保护思想。新中国成立初,党已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把森林树木保护作为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绿化环境的重要举措,提出要消灭荒山,绿化祖国。毛泽东提出“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7]509,周恩来也多次强调“以普遍护林为主,严格禁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8]。但遗憾的是之后受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的思想引导,席卷全国的大炼钢铁、开荒造田活动对森林造成巨大毁坏,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建设,森林保护思想也被束之高阁。二是环境治理思想。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党历来重视保护人民生活环境。1952年,毛泽东就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9],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卫生清洁活动,使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后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影响人民生活,党开始注重对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特别是1972年初,北京的水污染导致群众食物中毒,政府进行了水库专项治理,开启了新中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治污行动,随之又开展了对废气、废物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系列治理行动[10]。1974年正式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环境保护与治理,标志着环境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3.资源节约思想

一是节约自然资源。面对新中国成立初的百废待兴,资源紧张的局面,党重视在生产生活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毛泽东要求“每一工厂应有节省原料与保护工具的制度,养成节省原料与爱护工具的习惯”[11]。为解决可耕用土地紧张的情况,毛泽东号召以火葬代替土葬,他指出“土葬占用耕地,浪费木材”[12],并要求从领导人自愿做起引导全国人民实行火葬,以节约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二是人口控制思想。人口剧增引起社会供应日趋紧张,控制人口是政府应对之策,也可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1956年毛泽东接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指出:“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7]155。1971年国务院《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中规划在1975年把城市和农村人口分别降低10%和15%,首次将控制人口增长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计划生育的执行减缓了人口高速增长的趋势,也节约了自然资源。

此阶段虽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理论,并在探索过程中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为之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73年第一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已从以往较为片面的认识中摆脱出来,以更加客观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建设全局之间的关系。

(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期(1978—2012)

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和总结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国家一项基本国策,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思想,并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将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呈现出理论化、体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特点。

1.发展形成期

经过拨乱反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在充分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经济,提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两手抓和“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特别是1983年把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标志着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形成。

一是提升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确定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初期,党重新认识环境与经济建设关系,提出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1年,党中央在《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随之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明确环境保护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同时,党从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度,重新认识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要求“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13]。

二是明确环境保护措施,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法制。邓小平多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学技术来保护环境,他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14]。科技是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也是环境治理重要手段,在工业上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农业上体现在用科技创新合理配置生态要素、打造生态农业。同时,治理污染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法制是保障手段,党将法制建设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1979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立法,之后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近20部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生态法律体系,使我国环境保护步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化轨道,也为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三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保护生态平衡。长期的毁林开垦和伐林炼钢,森林遭到巨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黄河流域爆发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改变国家生态环境和保护人民利益出发,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义务植树节。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身作则,每年都亲自参与植树,并把植树造林作为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号召全国人民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5]。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全社会搞绿化、全民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国家森林面积得到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

2.发展深化期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丰富和提升了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价值。特别是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加强环境保护提升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一是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概念于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党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为推动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以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6]。而“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7]207,要求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不通过牺牲后人利益实现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基础上”[17]40,实现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二是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生产力高度。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维持和发展生产力不仅依靠改革生产关系和提高科技水平,还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早在1996年,江泽民就提出:“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18]534,2001年9月,江泽民在海南视察时进一步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9]。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因素,破除了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作为对立关系的错误认识,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对深刻总结各国因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既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创新。

三是提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决定着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看法,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人类过于强调人的中心主宰地位而造成的。党在总结生态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在十七大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20]。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到保护自然,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党在探索人与自然关系中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生命共同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科学回归。

四是加强生态建设国际合作。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是保护人类共住环境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1995年,江泽民在联合国成立50 周年纪念会议上指出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呼吁“这些全球性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要靠各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18]480。党和政府以全球思维积极参加国际环境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签订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开展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并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环境保护南极条约议定书》等20 多项国际环境公约,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不懈努力,贡献了中国力量。

3.发展完善期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标志着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发展完善,在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是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生态文明一词,但已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从国家和全社会高度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1]。此后,胡锦涛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2]。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既是理论的伟大突破,也是实践的重要成果,党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将生态环境建设认识和把握提升到全党理论的高度,既丰富了党的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进入新时期,传统的发展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严重的生态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扬弃旧的工业文明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1]。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摈弃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方式上突破过去注重单一的经济发展,强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共进。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建设生态文明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胡锦涛指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要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3]。循环经济作为经济领域的概念,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其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从能源消耗型增长转型为资源循环的生态发展方式,实质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在经济循环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保产业就是以绿色环保为特征形成产业规模,并逐步发展至占据一定市场且影响公众消费选择,其出发点是发展产业经济,落脚点是促进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是新时期创建“两型社会”的具体经济措施,对推动经济良性发展且协调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态文明思想成熟期(2012—)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有了更为深刻、全面、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赋予生态文明新内涵、新定位,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式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让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生态文明思想写入党章和宪法,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历史新高度,为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是全面提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需要,到改革开放初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任务,到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一步一步地升华。进入新时代,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首先,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状态,强调生态文明决定人类文明兴衰。其次,提出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将生态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4],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再次,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体现了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5]。要求将人民对优美环境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二是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指导思想、实现路径、机制与制度保障等作出一系列的阐述和规定,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安全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动力观、生态全球观,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体系[26]。生态文明观阐述了生态与文明关系,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5]的科学理念;生态政治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了党的目标、宗旨和使命;生态经济观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5];生态民生观阐述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提出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7];生态法治观强调生态文明需要法制保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5];生态安全观强调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28];生态全球观以国际视野关注与参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从本质来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人类应该尊敬自然、保护自然”[29],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人类发展的高度。

三是构建了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建设。首先,强调宣传教育先行。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5]。舆论宣传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形成道德约束机制,让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30]。其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25],要求将保护环境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5]。制度建设前提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环境立法;关键是抓制度的执行,加大惩处力度,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25]。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征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特征,这些特征是其一直保持鲜明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永葆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萌芽以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它是时代的召唤,应时代发展之需而产生,为解决时代问题而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生态问题并不突出,但江河泛滥时有发生,党在领导开展护林造林和水利建设等活动中酝酿了生态文明思想;新中国成立初,为改善生产条件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党领导开展大兴水利建设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显露端倪,党提出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建设,蕴含着对生态文明的解读;上世纪90年代,我国资源环境受到了严重挑战,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产生的严峻环境问题,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生态恶化和我国严峻的生态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指导我们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行动指南,并为世界生态和谐提供中国方案。时代在变,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点。

党的生态思想的历史性,既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和对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发扬,也体现其一直贯穿于党的发展历史,凝聚了党的历代领导人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各个时代生态思想。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生态问题无价值、具有经济价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到事关人民福祉和民族发展,再到决定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等几个阶段。从零散的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控制人口的观念,到单纯的环境保护理论,再到利用经济手段推动生态建设,最后到生态文明的提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建构和系统推进,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因此,每个历史阶段党的生态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成果,也是当时的时代产物,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吸收和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借鉴和批判西方生态思潮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而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唯物论、辩证法、方法论和唯物史观等哲学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提供了生态哲学观念、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理念等理论基础,西方生态思潮的生态伦理论、生态危机论和自然革命论提供了关于探讨生态危机产生根源和解决办法的理念方法。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通过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国外优秀生态思想,逐步形成一个包含了丰富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科学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是党的重要执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又是实践的成果,其来源于实践指导于实践,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环境问题的深刻理解,是生态建设实践教训和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升华,是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的具体体现。其过程就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循环的不断飞跃,并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不断提升,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

民族性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国古代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关于环境保护的“以时禁发”思想,关于尊重自然的“道法自然”思想等等,无不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同时,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萌芽、发展与成熟,是在解决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烙有深深的民族特性。

在解决本国生态问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与开阔的全球视野积极面对和解决世界环境问题,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民族性也逐渐体现出世界性。早在1972年,中国政府就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阐述中国环境保护理念,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1992年,中国积极促成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年底,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签署《巴黎协定》;2016年9月,习近平出席杭州G20 峰会与他国首领达成积极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的共识,中国以实际行动不断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24],以实际行动和有力措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还从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目标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1]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获得了全球共识,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以全球视野积极参与世界环境治理,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也让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四)人民性与价值性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根本宗旨[32]。人民性也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特征,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就是顺应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之需而产生,并在回应人民关切的问题中而发展成熟。中国共产党虽然在不同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水平有所不同,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有所差别,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实现人民富裕一直是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这在每一届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和政策措施中都有体现。毛泽东大兴水利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目的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邓小平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要为推动社会经济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目标就是推动实现人民富裕,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把实现人民福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主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4]。

从价值取向来看,历代领导集体都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标也都是为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把将生态建设与民生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以实现人民的需求为追求目标,彰显了以人为本的鲜明价值导向。因此,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启示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总结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历程和主要经验,对于推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生俱来的鲜明实践品格,不仅能科学解释世界,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改变世界[3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对中国具体生态问题的科学解答,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升华。正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才一步一步地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逐步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曾经因为认识的偏差,提出“向自然界宣战”、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口号,导致了惨痛的历史教训,其原因就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精神,以及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必须推进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近百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改革开放初期,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从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发展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认识的创新,推动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平衡发展。之后,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创新,解除了对生产力的束缚,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跨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创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党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全面的创新,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协调推进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搭起和铺就了通向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立足时代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三)必须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进步发展往往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党对生态文明与其他建设协调发展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进步和升华,从党的十二大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十六大报告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之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全方位的一体建设,不仅每个基本建设不可或缺,需要全面发展,还要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不论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总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重视其他建设而忽视生态文明建设曾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教训,同样,只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忽视另外四大建设也会让其失去前进动力和发展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大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34]。发展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