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测绘院,湖南 衡阳 421000)
现如今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社会群体对于物质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动产登记意识明显强化。不动产登记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当前工作中存在一定不足,规范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存在差距。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通过三维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三维可视化模型加以构建,以图形表达为辅助,便于了解相关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灵活,数据准确性得到保证,相关操作与处理也更加便捷。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开展不动产登记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构建应用平台,能够融合规则地基与房产建筑物建模方法,针对建筑物生成三维模型,满足不动产登记工作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GIS技术加以科学利用,获取准确数据,促进三维建模实际效用的最大化发挥。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信息统一需求因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得以满足。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国土资源部门需发挥监督指导职能,保证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提升测绘效率,保证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切实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质量。
(1)信息零散化。在法律规定下或者依据自然性质确定的不可移动的财产,就是不动产,土地、房屋建筑、矿产资源、林地、海域等都属于不动产。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动产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土地、房屋建筑等不动产资源的所属范围不同,实际所划分的管理部门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在信息登记库方面存在零散化的问题。具体来说,国土资源部门、住房部门、林业部门、农业部门、渔业部门等分别负责具体的登记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分部门管理方式具有一定可行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但随着产权制度的逐渐明晰化,此种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足,不动产登记工作质量与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交流不畅通。当前各地区不动产登记交流方面尚未构建全面且一致的机制,由于存在地区差异,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职责也有所不同,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所遵循原则也略有不同,即便是部门相同,但所属区域不同,实际不动产登记管理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城乡之间在不动产信息登记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因而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的建设存在一定难度。不仅如此,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信息交流时效性不足,缺乏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甚至信息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诸多问题的存在,会对不动产登记管理效率产生强烈影响,不动产交易市场运行也受到阻碍。此种情况下,需要构建全面化、统一化的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保证类别的一致性与规则的统一化,就不动产信息进行规范录入,保证管理的统一性。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需采取通用方式,保证交流的时效性,及时公开不动产信息登记工作。
(3)登记规则多样。不动产信息类型众多,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因而实际登记所依据的规则各有不同,尤其是城乡登记在要求上存在差异。比如林业部门在林地登记中以《森林法》为依据;农业部门在对草原进行登记时遵循《草原法》;住房部门对房屋进行登记时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于水面、滩涂的养殖权登记,渔业部门以《渔业法》为主要依据。城乡不动产登记中,所选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就农村来看,其登记体系相对薄弱,而城市中以《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方法》等为重要依据。不仅如此,农村不动产登记体系不够完善,登记意识也相对淡薄,房屋登记率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动产信息登记库的完整建立也存在一定难度。
(1)不动产测绘管理技术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新时期下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际需求,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质量的提升。以不动产测绘为支持,能够发挥不动产测绘单元的优势,基于专业资质来获取一手房屋房产数据信息,保证测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不动产测绘管理数据的应用,可以统一工作所属部门,不动产数据信息的准确度更高,在不动产登记中得到客观使用。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工作的数字化水平,便于从房产测绘工作需求出发,集中注意力来对不动产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房产数据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房屋所有人及登记人的需求。对于房产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部门来说,不动产登记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房产测绘信息审核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进而为城市规划、房产纠纷等方面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促进政府科学化决策的实现。
(2)遥感技术应用。从性质上来看,遥感技术属于一种探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保证地表相关信息获取的周期性和动态化,因而在不动产登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动产测量测绘过程中,以遥感技术为支持,能够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与可靠性,将测量范围扩大,保证瞬间成像,与被测量对象的状态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是静止的对象还是动态的对象,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进行测量。基于不动产测量测绘工作的特殊性出发,以遥感技术为支持,对土地利用率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密切监测,信息获取主要为图片形式或者数字方式,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加工并分析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得信息分辨的难度得到明显降低,在监测周期确定之后,把握土地利用情况,明确周期变化规律,保证监测的全面化。对比数据信息并妥善整理,这就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遥感技术在测绘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保证所提供影像数据的准确度,影像分辨率较高。即便是偏远地区,也可应用遥感技术来收集数据信息,免受大气因素制约,所获取数据的可靠性较高,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GIS技术应用。GIS属于空间信息系统,其技术理论基础为地理学以及信息科学等,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能够以科学化的方式来管理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保证分析的综合化,为规划、管理、决策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可以将GIS看作是地图的延伸。在不动产登记中,通过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动产测量测绘的现实需求,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满足外业调查的操作需求。以区县为单位,应用GIS技术可建立统一数据库,结合要求完善并规划相关调查记录,以图形数据作为入手点,对其属性开展分析,便于更高效地利用相关数据,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支持。
(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不动产登记中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应用,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一个重要方面,该平台基于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得以搭建,以政府电子政务专网为支持,建立纵向多级节点,包括国家、省、市、县等,多个节点之间互相连通,横向打造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时效性得到保证,通过统一化、权威化平台的打造,能够为社会多元信息的空间表达与集成应用提供优良载体。基于数字化平台可对区域内矢量、影像、三维精细模型、地名地址、兴趣点信息数据等进行集成发布,所提供地理信息图具有较强的统一性,保证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统一化,可实现无缝隙管理,满足不动产数据的查询需求,切实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水平。
(5)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应用。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简称CORS,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城市空间数据管理提供极大便利,能够获取空间数据与地理特征,促进数字区域的顺利建立,可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并且对于数据准确性存在较高要求。基于GNSS定位技术出发,可对CORS系统加以构建,作为空间数据参考框架,其具有动态化与连续性特征,在空间数据与地理特征获取方面的时效性较强,精度也比较高,能够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可靠助力。以我国已建成的湖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例,其具有实时性和实用化特征,实测值精确度较高,平面精度可达±2.6cm,垂直精度可达±4.7cm,所提供定位信息的精度与可靠性较高,数据信息实时化,能够满足大量用户的数据信息需求,将这一系统与其他技术协调应用,可构建GPS一体化测图系统,对地面点平面坐标与正常高进行准确测定,为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提供技术支持在,在不动产登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6)摄影全站仪系统。摄影全站仪系统简称PTSS,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站仪可以从“点”出发进行测量,其精度较高;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像面后,基于这一“面”出发进行摄影测量,能够与全站仪进行协调配合,摄影全站仪系统就得以实现。在摄影全站仪系统运行过程中,于望远镜上安装量测数码相机,导线测量过程中主要应用全站仪,通过量测数码相机的应用,于导线点上对被测物体进行摄影,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就摄影全站仪系统的整个运行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全站仪为辅助来获取影像,把握其中方位元素,于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中输入测量结果与影像数据,满足内业处理需求,整个摄影测量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数据管理难度较大。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促进不动产信息数据库的规范构建和高效管理,切实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动产登记的需求开展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信息登记、储存、管理及利用等环节,为相关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