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宋佳颖 李秀芳 高晨思 贺莉莉
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o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截至2020年2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确诊患者130例。由于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以及疾病本身具有较强传染性,因此COVID-19患者不仅遭受着躯体痛苦,同时又担心与自己接触过的家人、朋友的安危,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易产生极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心理问题相当严重。心理危机将加重躯体疾病,影响疾病恢复、转归,甚至会加重病情[2]。笔者所在团队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指导,降低了其心身障碍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由于COVID-19患者的入院时间短,对医护人员比较陌生且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防护,再加上各地方言,因此在无家属陪护及帮助沟通情况下,言语沟通的次数及时间受限,沟通效率低下。且患者病情变化快,躯体不适的突然加重,都易引发患者心理情绪失控[2]。约30~40%患者出现以下心理中的一个或多个心理问题。
患者大多以发热、乏力、食欲下降、呼吸困难、气喘为主要表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本身会产生类似于濒死等极度恐惧的情绪反应[2]。由于COVID-19目前尚无确切“特效药”,确诊感染者对于未来自己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感到极度的担忧和不安。他们担心病情恶化,担心无法治愈;再加上被隔离在严格封闭的环境中;身边的医务人员都是全副武装,忙忙碌碌;病房病友都戴着口罩;卧床接受吸氧、雾化等支持治疗,使他们经常会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绝望之中。焦虑是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面容紧张、眉头紧锁,常伴有情绪不良、强迫观念,并有一定的头晕、失眠等躯体症状[2]。恐惧情绪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病的强传染性,密切接触者常以家庭聚集发病,部分患者病情重,可出现喘憋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另一方面来自于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个别不良信息及不实报道妨碍患者获取正确的知识信息,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2]。
这类患者在入院后均被安排在隔离病房,是一个严格封闭的环境,患者不能有家属留陪,同家人及亲友隔绝;同时为了减少交叉感染,患者不能出病房,走的最远的距离就是从病床到病房卫生间;一些重症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气喘严重,与家人电话交流都很困难,因此患者孤独、寂寞的心理问题较严重[3-5]。
突如其来的疾病袭击,让被感染者不知如何面对这个既定事实。病后的生活计划(如婚姻、家庭、工作、学业、人际关系等)都被打乱,原有的世界轰然崩塌,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内心充满痛苦、绝望及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恐惧,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同时感受到外界对自己的隔离。患者不愿成为被隔离对象,不愿成为被同事、同学、朋友等社会人群歧视的对象,由此产生一种生活自由权利被剥夺的心理,这些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愤怒。这种愤怒不仅体现在对医护人员的攻击情绪(对外),还体现在对治疗的抵触和不配合(对内)[2]。
患者由于不能很快地进行角色转变,从而对隔离区内的住院环境不适应,自尊心受到伤害。部分患者以自己为中心,对疾病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出现比如担心自己的饮食起居影响疾病的转归,担心交叉感染,对身体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产生疑虑,有的患者对医务人员有误解,认为自己的主管医师就应该随叫随到,其不理解一个医师需要管理4~8张病床的患者,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需治疗时间自然也不同。虽不可能随叫随到,但是都会马上就到。且常为一些小事而引发言语冲突等防御心理的表现,甚至以拒绝进食、治疗来表示反抗[2,6-7]。
患者通常会对自己之前未做好个人防护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感染者的行为充满悔恨:如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去疫源地,为什么会被感染;之后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跟家人隔离,为什么要跟家人和亲戚朋友接触,如果自己传染给他们怎么办。从而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能释怀,觉得是自己害了所有人,是个罪人[2,6,8]。
部分COVID-19患者确诊后因恐慌,无措等心理,并且缺乏法制教育,在知道自己以及感染的情况下并不是马上到医院就诊,而是不佩戴口罩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活动,故意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及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以期传染更多人,试图报复社会[9]。
不良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情绪管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激发情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具体可以通过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来进行[10-12]。
可以通过口头讲述、PPT、微信公众号或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COVID-19相关医学常识,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陌生;向患者介绍其病情现状、诊疗计划和所需的配合,以增进医患信任和有效沟通。
1.讲解COVID-19患者病情的一般变化规律:90%患者为轻症[1];病情加重多在发病后的1~2周内,建议新入院患者抓紧入院后病情未加重的黄金时期,做好心理调整,适应医院环境,尽量增加身体营养储备,适应吸氧装置。
2.介绍在病情加重期如何与呼吸机配合:不必惊慌,坚定信念,配合治疗,就是胜利。
3.介绍一般性治疗计划:教患者学会每天向医护主动汇报有关病情的主观感觉,包括是否胸闷、心悸,食欲增减,有无恶心、呕吐,有无腹痛、腹泻,发热时有无不适等。向患者说明提高自身免疫力至关重要。让患者充分认识负面心态、过分焦虑、失眠等往往会加重病情。并建议在入院时给患者准备床旁本和笔,请患者记录每日的顾虑和想了解的问题。
4.患者关心的问题和医护要求患者要做到的事项等可以通过发放入院须知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进行入院前宣教。医师在行日常查房时也可将需要叮嘱患者的关键事项印发给患者,请患者反复阅读。这样可节省沟通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5.建议住院时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焦虑抑郁评估,及时识别需要心理干预的患者。
6.宣传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的重要性,以及故意隐瞒拒不隔离,暴力抗拒劝解等瞒报、故意危害他人等行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我们应刚柔并济,鼓励患者尽早积极就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耐心解释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安抚患者[13]。
告知患者提升自身免疫力可采用自身调整的方法,包括多食用蛋白、蔬菜等,均衡饮食,保持心神安定,保持愉悦的心情。引导患者主动隔离不必要手机信息,减少负面信息刺激的次数及持续时间;保证夜间高质量睡眠,减少耗氧量等,促进身体的快速恢复。
在符合消毒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装饰病房,尽量使病房温馨,人性化。
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患者饮食、饮水、排便、排尿。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勤换床单被罩、整理房间,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在饮食方面,听取患者意见并与食堂适当沟通,如为回民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牙齿功能退化患者等,合理安排饮食,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拉近医患、护患间的心理距离[11-12]。
主动以图片、声音、影像等资料信息展示出院痊愈患者的状况,在病房宣传,以鼓励更多患者,积极面对各种不适和病情变化。
设立专业小组,筛查并评估需要心理干预的患者,快速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每天交接班时及时交代及记录。
世界范围的疫情仍然很严峻,出院后患者也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除叮嘱患者居家隔离14 d及按期复查和随访外,我们应向出院患者再次宣传保护自己的措施,如做好日常防护,且尽量少出席聚集性场所等。与此同时积极面对生活,适当锻炼并搭配合理的饮食,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切勿存在不会或难以再次感染的侥幸及错误心理[14]。
总之,心理问题的产生涉及生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应对时,首先要做好患者评估工作,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深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帮助,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15]。与患者的交流方式可通过语言或文字、肢体动作、表情,目的是尽快安抚患者的情绪,认可并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每天身体的每一点恢复,比如今天多吃半碗粥,体力好一点,喘憋好一些,氧合好一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工具与具有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等正能量的家人、朋友简单沟通,使患者能够调试自己的不良心态,减轻孤独感,保持正确积极的心态。但要适度控制患者与亲朋沟通的时间,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如发现消极、敏感、悲观等负能量的交流,更应及时干预。必要时采用抑郁焦虑评分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由专业医师评判后给予相应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形式多样也多种多样,如语言干预、微信公众号干预、口服镇静或抗焦虑药物等。
心理活动会影响生理功能,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了解COVID-19患者一般状况、目前病情、既往病史、家庭成员以及经济、工作等各方面的状态,概括总结患者住院期间可能或已经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减轻患者心理问题,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对促进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