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时代“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2020-12-09 01:16
中国工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宫乐学长三角

2014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品牌项目“公益乐学”正式启动。它聚焦职工午餐和下班后的碎片时间,开展各种轻松有趣的文化艺术培训和配套活动,长期免费为职工提供快乐学习的平台,职工提前用微信就可以轻松约课。

2020年10月26日晚上9时,随着王凯缓缓拉动京胡,一旁早已准备好的邱唐应声开腔,只听得琴音似语、唱腔婉转,似乎在诉说着戏曲中人物痛失亲人的悲怆心情。一曲唱罢,满堂喝彩……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出现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这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里。

王凯、邱唐却并非专业京剧演员。王凯是律师,邱唐是教师。“虽然大家平时工作都很累,我们还是坚持每周都来这里‘练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更重要的是能认识许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王凯告诉《中国工人》记者。

从外形来看,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建筑如一座巨轮远航,而以此为中心的方圆5公里,则是百年来上海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1950年9月30日,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向工人文化宫赠送了亲笔题词的横匾。从那时起,这里成为延续几十年的上海文化地标。步入新时代,工人文化宫旧貌换新颜,但这里正如陈毅当年所希冀的,一直都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浴火重生”

“工人文化宫经历过多次‘浴火重生’。”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任高越告诉本刊记者。

202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推出的纪录片《市宫70年》记录下了文化宫成立之初的场景——“在解放后百废待兴的日子里,工人们白天热情工作,晚上纷纷涌入工人文化宫学习、休闲。”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开放仅4天就接待了5万余名职工,半年内有近50万人次跨进了文化宫的大门。

这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随后,“文革”浩劫,工人文化宫也未能幸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于1966年底关闭,陈毅当年送来的那块横匾一度被藏在工人文化宫内木匠间的地板下。1973年1月,工人文化宫才重新恢复开放。

当时,在恢复开放的工人文化宫514号房间里,坐满了小戏班的学员。小戏即独幕剧,学员都是清一色的一线工人。开课时,学员从位于北新泾的染化九厂、大杨浦的小小照相馆、凯旋路的上海热处理厂等全市各个厂房车间聚拢过来。

剧作家贾鸿源就是小戏班学员之一。“我们对工人文化宫都是有感情的,这里良好的创作环境,构成了那个年代的创作辉煌。”贾鸿源回忆,一位位工人业余剧作爱好者和话剧爱好者破茧而出,他们当中先后涌现出了宗福先、汪天云、贺国甫、马中骏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

这支以职工创作者为主的话剧编剧团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间,创作出了《于无声处》《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大桥》等众多关注现实的获奖作品,其间涌现出的一大批创作力量甚至被称为“市宫工人剧作家群”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文化宫直面市场大潮下的生存压力。曾有一段时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内与职工文化活动相关的场所仅占总面积的45%。有人批评“文化宫里没文化”。

工人文化宫面临又一次“浴火重生”。

打造工人文化“名牌”

“即使运营面临挑战,我们服务职工的宗旨始终没变。”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原主任侯伟康告诉记者。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公益乐学”课堂

2014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品牌项目“公益乐学”正式启动。它聚焦职工午餐和下班后的碎片时间,开展各种轻松有趣的文化艺术培训和配套活动,长期免费为职工提供快乐学习的平台,职工提前用微信就可以轻松约课。

“‘公益乐学’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很多职工还一头雾水,这样的免费课程,内容有趣吗?对职工有帮助吗?”侯伟康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经过5年的摸索和发展,“公益乐学”已吸粉无数,线上预约几乎呈现“秒杀”状态。100余门精品课程的储备已经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很多职工甚至摸准了“公益乐学”的开课预约规律,早早地守候在网上预约名额。“公益乐学”重现了文化宫当年的盛景。

目前,“公益乐学”的运营模式和范围从原先上海市宫现场活动和线上线下小规模粉丝社群,发展成为以上海市宫为“中心宫”,向区宫复制、推广,向产业局、大型企业工会覆盖延伸的“1+16+X”可辐射型模式。“公益乐学”课程库也从最初的15门扩展到了目前的200多门课程储备。学员人数从200多人,增长到了年参加培训30万人次;目标受众从原先的人民广场周边白领,扩展到了全市职龄人群。

“近5年,由我们策划、组织的各类演出已达480场,基本覆盖上海所有的区局产业工会,平均每5天就举办一场文化演出活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艺术指导、茉莉花合唱团艺术主管赵雅妮介绍说,今年上半年,茉莉花艺术团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举行慰问援鄂医疗队演出20场,慰问上海援鄂医疗队员及其家属4000多人。

近年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构建的“上海市劳动模范风采展示馆”“上海市工匠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等一系列工人文化品牌,为广大职工搭建起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平台。

共建、共享、共赢

不久前,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第十五届长三角城际工人文化宫联席会议上,来自沪苏浙皖四地工人文化宫的相关负责人探讨了新时代下的职工文化创作、职工文化项目的合作交流等。会议现场,出席代表还签订了长三角职工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框架协议以及青浦、吴江、嘉善职工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框架协议。

高越介绍说,长三角城际工人文化宫联席会议近年来专题组织了长三角劳动歌曲创作和职工文学创作研讨,在职工的政治思想引领和文化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同时,会议还在传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职工文化项目共建机制、推动建立职工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建立职工文化“智库”机制等三项倡议。突破文化服务单位与文化服务对象的地域限制、推动区域工会文化服务资源的联通和共享、为职工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文化宫的未来蓝图,正在一点点勾画。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将以此次长三角城际工人文化宫联席会议为契机,建立长三角职工文学创作联盟,夯实职工文学创作队伍,吸收一批职工文学爱好者,增强职工文学创作骨干力量,以“工人、工厂、工运、工会、工匠”为主线,推出一批文学新品、优品和精品,繁荣长三角职工文学创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70载转瞬即逝,回归公益和共建共享不仅给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带来了机遇,也同时伴生着挑战。无论如何改变,市宫一楼大厅悬挂着的那块“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横匾,依旧在迎接着一批又一批职工的到来。

猜你喜欢
文化宫乐学长三角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巧进文化宫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有效发挥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