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号”还有一类海棠杯,数量相对较多。器形较小(通常高4.5厘米、口径13厘米×10厘米),呈椭圆形,在其口沿部分象征性地对称刻出四处缺口,好似花瓣之间的凹下部分。圈足较浅,足底施釉。类似器物在唐代墓葬和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晚期窑址中都有发现。
海棠式大碗和海棠杯的造型始于唐代,应该是受到西亚地区金属制多曲形器皿的影响而出现的。
四系大碗1件,高14厘米、口径38厘米。敞口、翻沿,矮圈足,口沿下两侧对称各有两个双复小系,估计为穿系绳索便于提携所用。通体素面无纹,青釉匀净、莹润。这样大的越窑碗非常罕见,在杭州临安唐天复元年(901)钱鏐母亲水邱氏墓出土的一件越窑油灯,其大小相仿(口径37.2厘米),但是造型不同,口作直口,且较高(高24.4厘米),胎壁也较厚,外壁有褐彩如意莲花和云气纹。
“黑石号”上的花口碗造型比较丰富,主要有莲花式碗、深腹碗、花口碗及玉璧底碗。莲花式碗口沿稍敛,碗口作四出莲花瓣形,花瓣造型比较细致,腹部不见凹入的花筋。深腹碗腹壁陡直,口沿外撇,圈足外卷,其腹部有四处出筋,口沿没有作花口形。花口碗通常为敞口,口沿作四出或五出花口,腹部有相应的出筋,圈足较矮,有的碗的内壁还有刻划花卉,以宝相花、莲花多见。除莲花式碗较少见外,深腹碗和花口碗均是常见器物,在浙江越窑唐代晚期窑址中都有发现。玉璧底碗是越窑最常见的器物,“黑石号”中发现的玉璧底碗足底心施釉,是越窑同类器物中比较精致的一类。一些玉璧底碗还做成花口形,有四出花瓣。
钵为敛口,弧腹,圈足外卷。通体青釉,釉面滋润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