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共享农场”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2020-12-08 03:44孙如珂宋宇辉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

孙如珂 宋宇辉

摘要: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新时代,随着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就农村集体土地改建租赁住房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出了“共享农庄”的概念;借助科技的力量将农机、田地、劳动力等要素结合的共享农业行之有效地解决了双方交易信息不对称、供求关系不平衡和的问题。本论文着重论述该产业发展前景,并针对受益群体的改变提出建议,希望未来“互联网+共享农场”可以缓解乡村居民的耕种压力,提高农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并且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盈利的同时也改善城乡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农场;经济互利;转型受益群体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175-01

引言:互联网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共享单车的出现正是有了互联网的存在才得以推行,共享这个概念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然而在现今互联网的环境下才有了今天的场景。共享农场的发展也一样,借助互联网建平台必不可少,不可否认,共享农场发展空间巨大。

1 发展前景

共享农场势必顺应广大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引领新时代农业生产转型,成为我国新时期农业改革发展和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政策趋势促使产业运行。近些年出现了一系列政策来激活农村经济,大的上面来说有土地流转,提倡乡村旅游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等大的方向。在《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意见》也给出了返乡创业人员可以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住房改建经营农家乐、和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用于居住等,都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第二轮承包关系结束期再延长三十年的决策发出了之后,更是给现在的农村创业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再加上现在的美丽乡村、农业特色小镇、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这些业态的提出,都是“共享农场”发展的契机。

1.2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融合。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农村被闲置的资源越来越多,房屋、土地等都是极庞大的市场,城市中的房屋闲置出现了一些短租平台。但是农村这块的闲置资源还没有一个大的平台来进行整合。现在房产、工程等行业的投资热逐渐式微,原先在这些行业中积累一定资本的老板们也在寻求转型,于是他们开始把目光放在更传统的农村市场上。而养老问题也日渐呈现,在二胎政策开放后,儿童教育这方面也备受关注,这一切问题的交匯,促使“共享农场”的前景十分具有想象力。

1.3"互联网+"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为共享农场注入新活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大棚(农场)监控管理系统、生态农业大棚(农场)的温度、土壤湿度、通风等监控管理。现代农业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远程监管农作物生长发展情况。对于灌溉管理系统,在不同作物地块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对土壤湿度的要求选择大水漫灌、滴灌、喷灌等方式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对于温度控制系统,大棚内设置多处无线温度传感器,通过WIFI将各处实时温度信息传输高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根据需要控制加热装置、通风系统、保温系统,保证作物生长需求。

2 根据转型受益群体变更的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农村从业人口逐渐减少,农业生产从改革开放初始的包产到户开始逐渐集中集约化耕种方式。“互联网+共享农场”给广大农户带来了众多利益,部分城市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在闲暇时间回归田园生活、亲自参与农耕的意念逐渐增强,并希望从中获利,很想到城市郊区亲自管理一小块土地,享受亲自收获天然有机蔬菜水果的过程。这导致了受益群体转型变更,需要人们提供有效的项目方案。

互联网技术研究一套共享式休闲农场管理系统,将农场中的土地分割成不同面积的小块租赁给城市居民,让其在闲暇时自行耕种,而平时在家利用APP实时视频察看作物生长情况,了解土壤湿度、温度状况,通过APP遥控灌溉、通风,留言联系管理人员协助除草、除虫等工作,还可提供餐饮、农具、种苗等预约功能,满足部分城市居民休闲农耕需求,也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建立共享式农场时可以加入更多的娱乐因素、养生因素、教育因素等。例如,与当地政府合作在农场中加入幼儿农耕实践教育因素,让城市人付出一定的教学费用,由专业的农业工作者教导城市儿童基础的农耕技巧体会粮食的可贵。在农场周边建立健康卫生的农家乐,让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天然的不经加工的新鲜食材。或者是在农场中加入垂钓等娱乐项目。

因此在城市近郊农村土地建立共享式休闲农业大棚(农场),管理方整理好土地并提供完善的灌溉、温度、通风控制、育苗管理及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让城市居民租赁土地种植喜好的合法作物,这样对于城市来讲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他们可以贴近自然放松身心,减缓心理压力。而对于农村来说,由于城市居民参与耕种而频繁到访农村不仅增加了农场租金收入,增加了餐饮服务、观光农业旅游服务、生态农产品销售其它收入,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又使农民足不出户增加收入。

结语:“互联网+共享农场”正在为农场面临的劳动力、资源和生态瓶颈等问题积极寻求出路。它充分调动了市场的生产积极性和资金的流转运营。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其积极影响,扩大受益群体,给生活在市区附近的农村居民以及部分从事农业研究工作与互联网产业工作的城市居民也提供一个经济互利的机会和一个能切身体验农耕的机会,从而促进“互联网+共享农场”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颖洁 曲克 “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6)231-232

[2]楚晓丽 基于“互联网+”打造农业共享智慧小镇的探索与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82-84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