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曦 张朵 应朝辉 陈琼 姜康 雷晨 聂婕
摘要:以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为例,结合古镇的基本情况与特色优势,研究标准体系在羊楼洞古镇的构建、应用与实施,探索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羊楼洞古镇 特色小镇 标准体系 品牌
Abstract: Taking Yangloudong ancient town in Chibi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 system in Yangloudong ancient town, and explores the new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Yangloudong ancient town,characteristic town, standard system,brand
1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将以标准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全面构建羊楼洞古镇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发展协同、公共事务管理协作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2 羊楼洞古镇建设的基本情况与特色优势
2.1 基本情况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古镇位于赤壁市区西南26千米,地处湘鄂赣交界要地,明清之际为蒲圻(今赤壁市)6大古镇之一,素有“砖茶之乡”美誉,明清时期青砖茶通过人力推动的独轮车,经过羊楼洞古镇的石板街到达汉口,再乘坐轮渡到往欧洲,茶马古道从这里起源,根据现有史料,羊楼洞古镇是“万里茶道”繁荣兴盛历史最长、制茶业规模最大的源头集镇,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商旅店铺100余家、人口近4万人。羊楼洞古镇也被誉为“万里茶道”源头[1]。2010年,羊楼洞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古村落”称号,2015年被国际茶叶协会授予“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的荣誉称号。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古老丝绸之路重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羊楼洞作为中俄万里茶道的起源地,重新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地区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到赤壁,重新发现羊楼洞的历史,采购茶叶,重建贸易联系。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赤壁市委市政府正在对羊楼洞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对古民居、古村庄和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的同时合理应用开发,塑其形、挖其魂、传其神,增加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内涵,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结合,延伸乡村产业价值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2.2 特色优势
羊楼洞古镇的茶叶贸易在近代中国一度衰退,近年来赤壁市加大对羊楼洞古镇历史的挖掘和文物保护,以茶文化为亮点,大力发展羊楼洞文化旅游项目,引入了卓尔等投资集团,规划范围包括羊楼洞古镇550亩,新镇534亩,松峰山茶马古道约3千米,羊楼洞新镇投资额达60亿元,且正在不断地引入投资主体,目前新镇建设初具规模,一个以茶产业等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特色小镇,正逐渐成形。
羊楼洞古镇进行恢复性建设和发展已初见成效,羊楼洞的特色是青砖茶、明清石板路和老建筑。羊楼洞古镇属于咸宁市管辖,2017年6月,咸宁被选为ISO 37101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试点城市,成为“国际城市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咸宁发展竹林经济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在国际城市联盟内分享。
全市建立标准化协调小组,发布了咸宁绿色发展标准体系。2019年10月16日,ISO/TC 268城市可持续发展秋季工作组会议技术参观在咸宁举行,期间发布了《公园城市建设指南》湖北省地方标准,并向ISO/TC 268秘书处提出研制一个公园城市建设管理相关的国际标准新项目提案,得到来自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伊朗等国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3 羊楼洞古镇标准化现状
3.1 开展试点工作的机制已建立和逐步完善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9月成立。2019年,中共赤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了羊楼洞文化旅游区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羊楼洞文化旅游区管理工作。湖北省文物局对羊楼洞古镇的规划开发非常重视,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经评审批复。
3.2 羊楼洞古镇的规划建立在良好的标准化基础上
2018年,羊楼洞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化基础充分,规划伊始,就建立了规划法规文件体系。在国家法律法规方面,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在部门规章与行业标准方面,收集采用了以下标准: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CJJ 27—2012《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282—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T 50293—201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T 18973—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在政策文件及相关规划方面,参照和遵循了《咸宁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湖北省赤壁市旅游發展总体规划(2016—2020)》《赤壁市旅游“十三五”发展思路(2016—2020)》《赤壁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赤壁市羊楼洞环境整治规划(2015—2030)》《赤壁市赵李桥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羊楼洞村、新店明清石板街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湖北咸宁羊楼洞村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5)》《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文化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7—2025)》。
3.3 羊樓洞古镇的开发建立在良好的茶叶产业基础和标准化基础之上
羊楼洞茶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羊楼洞茶叶加工和集散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其内部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外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制定了《老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青砖茶加工技术规程》《羊楼洞砖茶》湖北省地方标准。2019年10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发布了《赤壁青砖茶》团体标准,湖北省标准化学会发布了《赤壁砖茶标准体系》。赤壁市政府计划下一步推进团体标准和体系的实施,打造赤壁青砖茶品牌。
赤壁青砖茶产业以省级农业(砖茶)产业化示范园区和省级砖茶科技示范园为基础,包括1000亩的赵李桥砖茶产业园和1800余亩的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到目前为止,园区内的砖茶加工上下游企业35家,其中砖茶加工企业9家,红绿茶出口加工企业1家,名优绿茶、红茶与老青茶加工企业及砖茶物流企业25家。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咸宁市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砖茶年加工能力4.5万吨,名优绿茶加工能力3000 吨。产品主要外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内销内蒙古、新疆、北京、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17个大中城市。全市有 “赤壁青砖茶”“赤壁米砖茶”两个区域公共品牌,有茶叶品牌商标 60 多个。其中,“川”字牌和“羊楼洞”牌为中国驰名商标;“赵李桥”“松峰”“品贵”等5个省级著名商标,另外还有8个知名商标。砖茶直营销售体验窗口已有112家,辐射全国1500多个销售终端。
4 羊楼洞古镇实施标准体系构建
4.1 在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
羊楼洞拥有明清时期的石板路和老房子,蕴育着茶香,回响着优美的历史故事,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先天优势。在古镇的规划建设中,将修复120栋明清建筑,恢复原羊楼洞古街明清时代生产、生活、生态场景,将是独特的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禅茶古镇,规划了接待服务中心、商业街区、精品客栈、茶文化博物馆、酒店及会议中心、书店、禅茶广场、经典园林小品等项目。羊楼洞也参加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为了保护好传统和古迹,在新型古镇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确保商业活动与生态旅游共融发展。同时,根据羊楼洞特色研制赤壁旅游节、茶叶大会服务、商贩管理等标准,研制羊楼洞青砖茶非物质遗产传承、管理标准,研制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保护、日常运维标准等。
4.2 现代农业领域流通环节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
进一步完善羊楼洞地区适用的茶叶标准明细表,梳理现有的茶叶种植,精制茶加工方法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基础通用标准清单,结合赤壁青砖茶品牌,研制赤壁青砖茶质量、等级评定、商标使用、包装标识、溯源等标准。羊楼洞古镇周边遍布生态茶园,在茶叶种植和制作方面,标准化工作经验丰富,开展了对标达标、质量提升的工作;在茶产业流通领域商务服务、农产品流通网络布局与批发零售市场建设等方面,建立标准体系和开展试点工作。复兴青砖茶茶叶品牌,整合羊楼洞古镇系列老字号和卓尔“楚茶”茶叶品牌,制定青砖茶茶青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标准。利用卓尔云商、卓尔传媒等渠道和媒体优势,打通国内外销售渠道,重塑羊楼洞青砖茶品牌。推动赤壁青砖茶种植、加工、商贸流通、服务全产业链标准的体系化,帮助羊楼洞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选取2~3个产业急需的标准在羊楼洞古镇范围内宣贯实施。
4.3 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工作
紧紧围绕生态发展的理念,促进羊楼洞古镇面貌的改观、居民生活的改善,走发展农文旅结合的路子,在古镇规划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ISO 37101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ISO 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保障科学合理地制定新型城镇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予以完善,选择相应的城市发展指标进行自我评价[2,3]。
5 赤壁羊楼洞标准化试点成效分析
一是通过组织企业抱团闯市场,扩大营销队伍,增加市场营销窗口和网络营销网点等措施,使全市茶产品边销市场进一步巩固,内销市场迅速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开,赤壁茶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二是羊楼洞古镇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充分利用小镇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小镇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小镇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赤壁经济文化建设创造较好的平台载体。
三是进一步推动小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增值。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打造资源保护、农产品贸易流通标准体系,使小镇生产的茶叶、土特产、茶产业衍生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四是有利于实施“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羊楼洞古镇的开发建设,开展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与现代化的文化、资源、理念接轨,将大大推动小镇镇容、经济模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生态旅游经济模式探索等与标准化、国际化接轨,重现“茶马古道”辉煌。
6 总结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城市或者农村的发展,二者互相依存,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镇的依托,而新型城镇化的产生也为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城镇的发展应该是进行城乡统筹、发展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而这个统筹发展的过程离不开标准化的引领,只有在建立健全各项规范制度,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的前提下才能可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朱琳琳,雷该翔,李新华.赤壁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茶叶加工,2016(4): 32-34.
[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mmunities—Management syste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ISO 37101:2016[S/OL].[2020-09-06].http://www.iso.org/standard/61885.html.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Indicators for city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life:ISO 37120:2014[S/OL].[2020-09-06].http://www.iso.org/standard/6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