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鸣,黄平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周围性面瘫(PFP)在中医又称“口僻”,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可能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发面神经炎性水肿导致面肌瘫痪的疾病[1],好发于春、冬两季,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一侧睑裂增宽、不能闭眼、鼻唇沟及额纹变浅或消失、口眼歪斜,有时还可伴味觉障碍或听觉过敏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疾病[2-3]。PFP对患者的外貌形象、咀嚼功能、心理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4]。PFP根据起病时间可分为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本病有自限性,大多数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面瘫症状可完全消失[5]。但仍有四分之一以上患者因早期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而留下后遗症。PFP在中医病因辨证上分为风寒袭络型、风热袭表型和风痰阻络型。本研究旨在探讨长蛇灸疗法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PFP的疗效。报告如下。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 例风寒袭络型急性PFP患者分为西药组、针刺组和长蛇灸组,每组30 例。西药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2.12±10.67)岁,病程(2.28±1.36)d;针刺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0.82±9.97)岁,病程(2.39±1.42)d;长蛇灸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89±11.78)岁,病程(2.31±1.43)d。三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药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7版)[6]确定PFP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7]中风寒袭络型标准,即面部有受凉病史、僵滞不舒、肌肉酸痛、恶风畏寒、头痛鼻塞等;舌淡红苔薄,脉浮紧或浮缓。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单侧面肌瘫痪者;年龄16~50 岁;病程≤7 d者;遵循医生的要求并配合相关检查,最终完成疗效评价者;患者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西医及中医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如严重抑郁、焦虑及精神分裂症等;合并有严重的肝、肺、心、肾脏病和各系统严重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恐惧针刺不能接受者;拒绝签署相关协议书患者。
西药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每次15 mg,每日2次,维持7 d;第 8天至第10天每次10 mg,每日2次;第11天至第13天,每次5 mg,每日2次,14 d后停用。阿昔洛韦片口服,每次0.2 g,每日5次,连用10 d。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服用1个月后评估疗效。
针刺组治疗方案参照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8]制订。主穴:阳白、四白、地仓、颊车、风池、翳风、合谷、足三里。配穴:颊唇沟歪斜加承浆,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不能抬眉加攒竹,人中沟歪斜加水沟。操作方法:取仰卧位。面部穴位针刺患侧,采用斜刺法,进针0.5~1寸;取双侧风池穴浅刺,进针0.5寸左右,得气后釆用平补平泻法;翳风、对侧合谷以及双侧足三里穴采用直刺法,进针0.5~1寸,翳风及合谷得气后采用捻转泻法,足三里得气后采用提插补法。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每完成1个疗程休息1 d,共治疗1个月,1个月后评定疗效。
长蛇灸组给予长蛇灸治疗。灸粉:桂枝15 g,地龙10 g,荆芥10 g,防风15 g。施灸部位:大椎穴至腰俞穴的脊柱部位。操作步骤:嘱病患裸露背部俯卧于治疗床上,沿背部脊柱由上至下清洁、消毒后铺生姜汁呈线条状,然后沿着棘突撒灸粉呈条状(宽2~3 cm),之后在大椎穴至腰俞穴中间区域放置特制的长蛇灸架,灸架宽4 cm,长可依据患者身高调节,灸架内铺厚度为1.5 cm生姜渣,其上加铺艾绒(宽3.5 cm,厚1.5 cm),从大椎穴铺至腰俞穴,形似长蛇,将整个铺灸的头、身、尾3点分别点燃。待患者感觉脊背部出现灼烧感,可把灸架缓慢提起,在该部位垫一层大小适中的纱布块。1壮灸完后,另加艾绒继灸1壮,共灸3壮,3壮约用45 min,然后拿掉灸架,用温度适中的湿毛巾将患者背部擦干净,使其保持干爽状态。长蛇灸治疗隔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共治疗1个月,1个月后评定疗效。如治疗后有水泡,可在常规消毒下刺破水泡,用医用棉签蘸干水泡内液体后,再用碘伏消毒,以清洁纱块覆盖,并用胶带固定。隔日换药一次,直到结痂脱落。
采用国际通用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包括社会功能评分(FDIS)和躯体功能评分(FDIP)]评价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及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疗效评定标准:参照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9]中面神经炎的疗效标准,结合H-B减分率对疗效进行评判。减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患者无疲劳等相关症状,表示疾病已经完全康复,减分率达76%~100%;显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减分率达51%~75%;有效:患者病情已经有所好转,减分率达25%~50%;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减分率<25%。
长蛇灸组和针刺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43和4.043,P值分别为0.044和0.044);长蛇灸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治疗前,三组H-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B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针刺组及长蛇灸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长蛇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H-B评分对比 ,分
治疗前,三组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针刺组和长蛇灸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长蛇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FDIS评分对比 ,分
治疗前,三组FDI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DID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针刺组和长蛇灸组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长蛇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前后FDIP评分对比 ,分
中医学认为面瘫多由机体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以致一侧脉络阻滞,气血闭阻,肌肤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病之初起,病邪尚浅,应抓住时机,疏调经气,驱邪外出[10]。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发病类型,近年来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多为一侧性。西医普遍采用利水消肿、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且伴随较多不良反应。而祖国医学通过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中药口服及针刺、艾灸等多种方式治疗,效果虽参差不齐,但临床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而言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故从中医学角度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11-12]。现代医学认为PFP发病多与病毒感染所致的面神经缺血水肿有关[13]。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应答的主要基地[14]。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淋巴细胞参与了面神经修复的炎症反应过程[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长蛇灸组疗效较好,提示长蛇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淋巴循环。应用常规针刺治疗急性PFP患者,由于病情较急,往往多采用面部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并未能取得较好疗效。与针刺组相比,笔者从施灸部位和施灸药物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长蛇灸施灸部位为大椎穴至腰俞穴,即督脉所处区域。在经络学说上,督脉被称作“阳脉之海”,具有总司诸经阳气的作用,因其位于人体脊背部,上可入脑,下亦络属肾,与手、足三阳经均有交会,有扶阳补气、调节脏腑、调神醒脑、疏经通络的作用[15]。其次本研究的灸粉包含桂枝、地龙、荆芥、防风四味中药,其中桂枝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的功效;荆芥、防风均味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具有开表发汗、疏风散寒之效;地龙在此灸方中可起到疏经通络之效;四味中药相互配合起到驱散风寒、疏通经络的效果。长蛇灸以生姜渣铺底,生姜为温热之物,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加强灸粉效果。再则姜汁能使皮肤与介质贴紧,使上层药物的药效能更好地渗透到患者皮肤中。对于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西医治疗常以营养神经或调解免疫功能类药物为主,如醋酸泼尼松片、阿昔洛韦片等,这类药物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存在诸多不良反应,而传统中医长蛇灸疗法是集艾灸、药物、经络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灸法,更易激发经气,改善淋巴循环,提升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