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会计方法的协调程度是会计测量的重要内容,是会计工作展开的前提。针对会计方法协调程度,实际上早在1988 有已经有专业学术人员提出相关方法,主要是通过H、I 和C 指数进行判别,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没有将相关性方面的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内,在确定会计方法时没有考虑到重要性测试、经营环境的影响等。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部分学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会计方法,譬如统计模型方法。在2005 年,我国会计专业学术人员就已经通过相似的方法实施测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了会计数据双重披露差异的测度方法,这种方法对企业的融资项目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开始到美国上市融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准则有相关规定,只要是在美国上市的海外公司,就要制定详细的年度总结,格是必须是20—F,同时,还要提交年报编制。不同于年度总结的是,年报编制不需要遵守美国会计准则,可以以国际上其他公认准则作为编写标准。然而,在年度报告当中,企业拟出的调节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一定的区别,尤其对与净利润和资产的调整问题更是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都有对会计信息可比度有重要的潜在意义。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只有双重上市公司才可以使用。
会计方法的选择是会计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阶段,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结果有深刻的影响。每个企业面临的实际状况不同,不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会计的决策者产生影响,同时,会计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其特点也不尽相同,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就意味着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过程会存在区别,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很可能有较大的不同。不论是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行业还是不同国家的同一行业,其市场环境和企业架构都有根本的区别,所以要考虑的内容也有差异,最终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也并不一致。就另一方面说,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具体的运转状态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这也会直接影响会计方法的选择。因此,在多年的会计研究中,大量相关学术人员都在探索不同企业的运转状态、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行业的行业特点,旨在从根本上了解其对会计方法选择的影响差异。
多年以来,尽管出现了较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印象因素的判别方式,但是这类方式成果基本难以直接得到结果,只能够间接得到结论。这种间接的判别方式虽然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作用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一部分会计学术人员已经开始探索直接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因素的特殊性,想要得到直接检验结果的难度较大,目前相关的结论少之又少,有如下五篇国外文献,这些文献内容有一个共同方向,就是倾向于检验IFRS 执行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升的影响。Beuseuncketa1.(2007)是最早提出会计信息可比性因素的直接成果的文献,在文献中,作者首先统计了欧盟14个国家1990年至2005年的数据,并且以此为前提,将各个国家的正、负现金流关系以及应计变化作为参考,再综合其他相关的数据,发现在IFRS 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应计会计系统在这14 个国家间就没有明显的差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一致,同时,可比性也没有收到2005 年的强制执行的明显作用。此外,根据此文献还可以知道,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中,制度特征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推动作用,经济周期也有不可或缺的影响。Lang et a1.(2011)文献使用了Verdi(2011)以及De Franco,K0thd 的测度方法,深入探索了国际层面的可比性影响因素,发现IFRS 的执行力度同会计系统可比性成负相关,但是同国家间盈余变化同步性成正相关。此外,因为公司信息环境指标会随着盈余变化同步性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可以知道,IFRS 的执行力度会降低国家信息环境改善的质量。
一方面,针对会计准则差异性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根据前文可以知道,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会计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会引起不同的经济后果。如果两国会计准则条款差异明显,那么A 国证券分析师就会降低买入B 国股票。换句话来说,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导致股票买入行为的变化。另一方面,针对会计数据双重披露差异的测度方法进行研究。实际上,在2011 年De Franco 等学者就已经研究了国际层面的可比性影响因素,并且根据这项研究也可以推测其带来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信息可比性是重要的内容,可以明显减少信息收集的资金花费,同时还能够给予较多的数据信息,引导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会计管理愈发重要,在企业会计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特点,了解其相关测度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直接判别方式,这样才可以提升会计管理的科学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