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落地途径

2020-12-08 01:11马英杰胡志洋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政核心素养

曹 妍 马英杰 胡志洋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教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这不仅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端,高校思政课教师任务更为艰巨。“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尤为关键。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正确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以过硬的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而品格和能力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品格和能力贯穿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始终,也是走向幸福人生和成功人生的基石。核心素养的这种转变将关注点聚焦于人,力求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它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在应对挑战和困难的共性素养。

二、高校思政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专业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和社会的重要桥梁,只有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养:

(一)坚定的政治素养

坚定的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素养。“实践中最优秀的教育者,基本上都是体现学科知识、生活在学科知识中的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是热爱国家、有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能保持清醒理性的群体。当前我国处于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爬坡过坎的重要时期,而一些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行为造成了很多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受到严重的误导和侵蚀,加之受教育者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增多,高校思政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才会不断的主动去深入和挖掘中国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主动担当起大学生灵魂深处的唤醒师。因此高校思政教师作为特殊的学科教育者,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增强政治认同并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扎实的学习素养

中国迈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与时俱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要不断掌握信息、创新、跨学科、媒体知识,成为终身学习者。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速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的专业性、时代性、问题性不断增强,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学科。因此,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习素养。首先,要确立新型教学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核心素养本位理念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关注理论前沿又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究,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其次,要挖掘创新因素的运用。创新是思政课关键,高校思政教师要增强对教育教学的挑战心、好奇心、想象力,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潜能。最后,要有效利用媒体融合。为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要充分而又有效利用新媒体,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如制作微视频、微电影、快闪等新颖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崇高的道德素养

马克思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由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真谛。高校思政课是联结大学生多元知识和能力的一个综合学科,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够肩负起灵魂导师的使命,将会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使他们振奋起来成为有智慧、有追求、有情调的人。所有的这些是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作为根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就好比播种在大学生灵魂中真善美的种子,直接决定大学生人生方向的正确性。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四)充分的社会素养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既关注社会,从社会中汲取养分又要回馈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关注社会,就是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要接地气,须扎根时代土壤,以时代之问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赢得学生。回馈社会,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在社会的大家庭中不断发挥学科优势,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立足问题,用理论解答时代难题,提升大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高校中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其在社会中独特价值,积极加入到党员教育服务活动中去,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情怀做党的拥护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

(一)国家与社会各界——统领与支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改革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核心素养本位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者,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整体上深入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和提炼,不断完善教材体系的编写。其次,推进核心素养改革进程中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做到核心素养落地有章可循,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自主性。最后,开展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全国范围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会,打赢高校思政课质量攻坚战。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应多走访并多参与思政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和高校的互动活动,实现多方联动配合,让学生真正对国家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高校——保障

高校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一线阵地,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高素质、高质量的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核心作用。第一,高校各级党委与部门应帮助、配合、支持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对国家教育政策文件的信息了解,推进高校思政课重点课程建设。第二,校领导要在推动思政课建设上起带头作用,带头走上思政课讲台、课堂,带头为思政课教师提士气、强底气。第三,要加大思政课建设经费投入,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理论的研究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专题化设计,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第四,积极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社会力量,构建实践活动基地,帮助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者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优秀核心素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政课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承担者。中国教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意味着教育也要走向新的征程,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准确和全面解读、掌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认真领会实质,积极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其次,高校思政教师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提高对自身政治素养、学习素养、道德素养和社会素养的培育。最后,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心中有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模式的优越性,成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思政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