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明,刘喜媛,陈小萍,段玉玉,钟李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系统(RALS)具有更加精细、精准、精确的手术操作,但仍会损伤局部肌肉组织,导致术后出现尿失禁[1]。Robocare护理模式是为RALS手术设计的护理模式,具有与手术高度协同的优点,以时间为横轴,全程干预围术期护理,对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探讨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根治术患者尿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16±4.28)岁。
患者均接受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由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管理:(1)入院当天:护患沟通,发放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实施入院宣教。(2)入院次日:发放宣传手册、ppt讲解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诊疗相关知识,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3)术前1d:详细告知术前准备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评估尿控管理能力尿控满意率;指导患者尿控康复管理:掌握盆底功能锻炼要领:患者主动收缩肛门、会阴部位肌肉,30s/次,10次/组;排尿功能训练:嘱其排尿时放慢速度或中断,锻炼排尿控制能力;膀胱排空训练:结合患者膀胱功能制定合理排尿间隔,初期30-60min,随后逐渐延长至2.5-4h。(4)术后: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做好管道护理,保持尿管、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记录引流液、尿液量、性质;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擦洗会阴2次;术后6-12h如无恶心、呕吐症状则可进食流食—半流—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5)出院前1d:出院宣教,说明术后尿控康复管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2周后拔除尿管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膀胱排空训练、小便日记和饮水计划、回院复诊时间、尿管护理及尿失禁情况评估等方面的管理与咨询,随访干预6个月。
(1)尿控管理能力:采用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尿控管理能力。(2)尿控满意率:通过测量漏尿量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尿控满意率。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术前尿控管理能力评分为(8.81±1.45)分,术后1月尿控管理能力评分为(4.94±1.02)分,术后3月尿控管理能力评分为(4.12±0.91)分,术后6月尿控管理能力评分为(2.18±0.63)分。尿控管理能力评分逐渐降低。
患者术前满意98例,基本满意200例,不满意108例,尿控满意率73.39%(298/406);术后1月满意115例,基本满意211例,不满意80例,尿控满意率80.29%(326/406);术后3月满意132例,基本满意232例,不满意42例,尿控满意率89.66%(364/406)。尿控满意率逐渐增高。
RALS前列腺癌根治术因其具有精准、创伤小等优点,已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2]。但其作为有创手术,术后仍可能产生尿失禁症状,影响术后康复。
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顺序和时间性,使患者围术期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中患者尿控管理能力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尿控满意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提示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尿控管理能力与尿控满意率。通过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护理中,从而有效提升护理效果[3]。针对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提前通过护理路径表告知应对措施,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到术后盆底肌锻炼、膀胱排空训练等康复训练中,有效增强局部肌肉的应激作用,提高排尿反射与膀胱顺应性,利于提升术后患者尿控管理能力,提高尿控满意率。此外,通过制定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不再盲目执行医嘱,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预见性,进而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Robocare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利于提升尿控管理能力与尿控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