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医院建立PICC专科护理门诊初期运行模式探讨及实践体会

2020-12-08 12:55:19彭先美王菊廷何晓丽李桂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置管专科门诊

彭先美,王菊廷,何晓丽,李桂红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化疗药物或高渗性液体对血管的刺激等优点,目前己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抗生素治疗等方面[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分级应用指南》建议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2],我院每年接受化疗人次约9000多人次/年,而PICC置管量约260例/年,患者置管意愿低,携管出院维护难的问题限制了PICC的推广,另外患者住院期间导管的置入、质量监控等也不规范,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院于2017年5月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开设了首家PICC专科护理门诊,经过近1年多的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1 建立PICC专科护理门诊

1.1 建立背景

我院在成立PICC门诊之前,3个肿瘤病区自行置管,耗费人力资源,不能有效预防感染,置管环节质量难于控制。出院后导管需要每周维护1-2次,病区没有固定的专职人员,患者需要长时间等待且得不到专人规范的维护,患者不满意,维护依从性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也增加病房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我院于2017年5月成立了PICC专科护理门诊。

1.2 环境要求与布局

PICC专科护理门诊设立在医院门诊部,设有接诊室、置管室、换药室、更衣室。室内环境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置管室、换药室按感控要求设置布局,相对分区,标识清楚。室内设有流动水洗手及空气消毒等设施,并有专用的PICC置管操作台、1台供穿刺用的全数字彩色超声仪。墙面公示服务流程、管理制度;治疗等候区设有PICC相关的宣教材料和图片。

2 PICC专科护理门诊管理

2.1 人员配备和管理

PICC专科护理门诊接受护理部、门诊部双重领导,医院静脉治疗小组及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为PICC专科护理门诊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协助PICC专科护理门诊成员解决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疑难技术问题,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是由放射科、超声科、血管外科以及药剂科各1名资深医生组成。

目前配备2名专职坐诊人员,均通过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并取得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PICC置管和维护资格认证培训班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求具有置管资质的护士每人轮转PICC专科护理门诊3个月并院内外的会诊,各科静疗联络员每人到门诊学习PICC维护技术1周经考核合格后返回科室进行培训,以点带面,促进PICC维护的同质化。

2.2 制定职责

(1)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置管及置管后的首次维护;(2)长期置管、输液港的维护;(3)院内、院外PICC、中线导管置管及置管并发症的会诊;(4)导管维护操作的示教与培训;(5)健康教育和随访,建立QQ、微信群,推送公众号等信息化交流平台;(6)参与全院静脉治疗的教学培训、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感染的预防与质量控制;(7)及时了解掌握静脉治疗相关学术发展动态等;(8)对PICC置管新产品评估与择用;(9)录入与统计患者相关信息资料,建立患者档案,收集并处理临床相关资料;(10)建立基层医院PICC维护网;免费培训县级医院护士PICC技术以及接待基层医院电话咨询。

2.3 制定标准

PICC专科护理门诊参考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静脉治疗规范与准则》[3]和国家卫计委下发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4],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考评标准、文书的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及应急预案,编制PICC维护手册及健康教育处方。

2.4 就诊流程

门诊患者按我院门诊就诊流程就诊,进行静脉导管的置管或导管维护;住院患者置管执行PICC置管会诊流程。

2.5 工作时间

门诊时间在每周一至周五白天全天开诊,节假日和夜间安排轮值。

2.6 人员培训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静疗相关知识的培训。P护士积极参加全国静脉治疗及导管培训班,护理部每年在院内进行2—4次静脉治疗专题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静疗专家授课。

2.7 质量监控

护理部制定专业发展要求,定期对护士进行知识更新和考核,不定期组织特殊病例的护理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每月由静脉治疗小组对PICC专科护理门诊护士进行置管和维护质量的监控、分析、总结,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静疗质量。每季度对置管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满意度及PICC维护知识调查1次。

3 结 果

我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成立1年余,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完成PICC置管800多例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总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从87.8%上升为98.7%;导管维护共4000多例次;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0%降至7%;院内外护理会诊186例次,为周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先后与北部湾沿海地区3市29家基层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建立29家PICC维护网,培训人次达到300余人。在北部湾沿海地区率先开展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中线导管置管术,目前已置管90多例次。

4 讨 论

(1)规范PICC置管及维护,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PICC专科护理门诊成立后,承担了全院临床科室和门诊患者的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导管维护任务以及会诊处理各种导管并发症等,使PICC置管及维护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及同质化,有利于保证全院置管及维护的质量。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不仅方便了患者日常维护需求,由于配备了便携式的彩色超声仪,在本地区率先开展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改变了盲穿法的不足和缺陷,极大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总成功率100%。

(2)加快了专科护理发展

PICC专科门诊的开设,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可以使护士更具专业性和向专科护理方向发展,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为努力学习新的静输液技术(理念)的护士搭建了平台。本地区专科门诊的建立还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也为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指引了方向。

(3)建立PICC维护网,延伸优质服务

目前在我国PICC管道的维护主要在大型综合医院的病房或门诊进行,农村及远离医院的患者管道维护比较困难,基层护理人员缺乏PICC维护相关知识的规范培训。为了解决农村或偏远地区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的后顾之忧,方便患者就近得到同质化的维护,我院依托PICC专科护理门诊先后与北部湾沿海地区3市29家基层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建立PICC维护网,培训人次达到200余人,以保证带管患者出院后能就近得到延续性、同质化的导管维护服务,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同时通过传、帮、带提高基层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PICC维护知识、技能及传递静疗新理念、新方法。

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开设,提高了置管及导管维护的品质,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提升了专科护士的专业化水平,体现了专科护士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置管专科门诊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门诊支付之变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28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