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洋 翟旭亮 李利冬 李虹 刘丹 李洋
本文结合重庆市渔业发展现状,介绍了重庆市大水面生态渔业主要成效、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通过科技提升、品牌建设、产业融合等措施促进大水面渔业转型升级发展,保育长江经济带水域生态环境。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重庆市目前可利用养殖水面达700多万亩,其中池塘79.6万亩,水库42.9万亩,江河水面220多万亩。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到175m后,形成了总库容量为3亿m3、面积约为137万亩的三峡库区,宜渔水面大幅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渔业生产已从原来的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当前,重庆市大水面渔业发展正处于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三峡库区大水面生态渔业,坚持走保护水质、适度开发、永续利用、三产融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绿色发展,是推动重庆市山地特色高效生态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重庆市大水面养殖包括水库、河沟和围栏养殖三种养殖模式。重庆市自2015年发展7大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主推以三峡库湾水域牧场为代表的大水面增殖放流等八大模式,在天然水域及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增养殖渔业方面,开展以“一投三不投”为核心技术的“放牧式生态渔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净化了天然水域水质,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水产品,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赞扬。2019年,大水面养殖总面积44.6万亩,养殖产量3.7万t,平均单位产量为82.4kg/亩。其中水库养殖面积42.6万亩,产量3.6万t,单位产量83.5kg/亩;河沟养殖面积2万亩,产量1350t,平均单产59kg/亩。
在三峡库湾水域牧场模式下,可根据生态产品特点深入挖掘产品价值,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重庆12个品种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批准产量1675.8t,产值2868万元;11个品种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批准产量288t,产值952万元。其中,大水面养殖形成了“三峡有机鱼”、“渝湖”牌生态鱼、“大洪湖”牌有机鱼、“长寿湖”牌有机鱼等多个品牌,认证了鲢、鳙、翘嘴鲌、甲鱼等有机水产品十余种,产品在远东百货、重百、新世纪等100余家商超入驻。建成品牌直销店、网店和品牌餐饮店多个,探索出了成熟的生态渔品牌及营销体系。实现了产品品牌溢价,三峡库湾水域牧场产出的有机鲢鱼产品销售价格较普通鲢鱼高出5倍左右,有机鳙鱼较普通鳙鱼高出3倍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三峡库湾水域牧场模式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水产品供给,而且在产业链的苗种生产、放牧养殖、捕捞、运输、销售、餐饮各个环节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创业增收渠道,目前已带动4000人以上就业、创业增收,是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渔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
三峡库湾水域牧场模式下,可通过鱼产品的移除(捕捞)消纳氮、磷,有效化解了消落带和地表径流带来的营养物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影响,达到以鱼净水、以鱼护水的保水渔业目的。经中科院水生所测定发现,每生产捕捞1kg鱼相当于从水体向陆地转移约25g~36g氮和3g~9g磷。西南大学项目组研究表明,鲢鳙等滤食性鱼类能有效驱动水体氮磷循环,“三峡库湾水域牧场模式”既是增殖资源、改善水质的环保产业模式,又是充分发挥碳汇功能,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的“碳汇渔业”模式。三峡库湾水域牧场运行近6年来,未出现水华等水体污染现象,水质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并有向好发展的趋势。
水库养殖模式是指通过“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的生态养殖理念,按水面大小、水位深浅、水质肥瘦及预期产量高低确定投放鱼种的规格及比例(鳙鲢鱼种一般占总放样量的90%~95%)。根据水体中天然饵料的供饵能力和饵料种类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投放鱼种密度既不能过大,影响天然饵料的存在和增殖,又不能过小,导致不能充分利用饵料生物的生产能力。水库养殖与池塘养殖相比密度相对低,对环境影响更小,放养方式相对粗犷,鱼体色比较接近野生状态,体色鲜艳有光泽,鱼肉安全且口感较好,因而需求大,价格较好,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2008年,重庆市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取缔水库投饵施肥养鱼,水库养殖面积开始减少,近年养殖面积稳定在42万亩。重庆开展水库养殖的合法养殖水面达100余座水库、20余万亩,打造出“大洪湖”“长寿湖”和重庆水投“渝湖”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三峡库湾水域牧场模式是指秉承“以渔净水”的生态环保理念,在面积较大、相对独立、封闭或半封闭的大型水库及其库湾、湖泊等渔业水域通过科学投放鱼种,以“一投三不投”的“放牧式”全生态方式获得高品质商品鱼的生态渔业模式。2010年8月25日,重庆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的意见》,决定开发利用三峡库区宜渔水面资源,大力培育天然生态渔业产业。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全面启动,“水下经济”开拓取得实质性进展,围栏养鱼在忠县水域牧场试点成功,后逐渐向涪陵、万州等地推广。
重庆部分区县政府在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时,为规避责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随意扩大禁养区划定范围,导致本可以开展生态放养的大水面增殖渔业区被划定为禁止养殖区,部分地方大水面养殖被拆除,养殖面积减少。大水面生态渔业规模大幅萎缩,水资源严重浪费,甚至影响到湖区、库区渔民的基本生活。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以大水面为载体的渔业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未向二三产业延伸。大水面渔业生产方式与旅游观光、水族观赏、垂钓、农家乐等休闲活动有机结合不够,特色不鲜明。在品牌建设方面,水产品品牌开发力度不够,有影响力品牌仍旧不多,品牌推广活动少。此外品牌水产品防伪只有挂牌一种方法,挂牌容易脱落,可复制性强,防伪能力较差。在相关产业链发展方面,水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品单一,初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研究不够。
在苗种供给方面,大宗水产品良种化程度低,苗种培育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生产管理方面,目前大水面渔业放养、捕捞科学性不够强,放养品种、放养比例、放养量、捕捞量等主要凭经验,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未能充分发挥净水功能。在活鱼产品运输方面,鲜活水产品安全有效长途运输技术研发不够,夏季气温高,水溶氧低,水产品耐受力低,易死亡。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三区”划定,结合地方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把保护、修复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质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对三峡库区水产养殖承载量、库区现有资源种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二是将大水面养殖产业发展有效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去,出台相关发展规划,正面宣传引导,对于可以开展大水面放牧式渔业的要积极支持,科学确定大水面养殖面积、区域布局、养殖品种和养殖容量,合理投放,严格控制养殖面积。
一是结合重庆市渔业现代化“供给侧”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贯彻“生态环保”理念,打造苗种供应、生态养殖、捕捞、运输和销售的全产业链,鼓励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稳步发展休闲观光渔业,通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基地,用于观光、泛舟休闲、岸钓、游钓、劳作体验,将传统渔业生产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拓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功能和效益。三是要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及其他水库河流等大水面资源,按照“以鱼净水、以水养鱼、鱼水相依”的理念,打造富有重庆特色的生态鱼品牌。强化“三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合作组织及家庭经营主体开展品牌创建,推进“互联网+优质水产品”营销模式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凝练产品特质。四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支持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社会化服务,统一生产规程和技术标准,实现统防、统购、统销,发展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提升基础设施、生产经营能力。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为主要支撑,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养殖户”运行机制。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保障产业正常发展,要加强水产苗种供给,大力发展、推广苗种培育技术。为提高大水面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基础理论、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等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开发适宜本地实际、好用的简便技术,及时总结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制定养殖设施建设规范、养殖技术标准、水产品质量标准,推动养殖设施规范化、养殖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分级化,推进库区生态健康养殖。要根据生态增养殖容量,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将产量水平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以内,利用目前国内“湖泊生态增养殖容量综合评估技术”和“湖泊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养护和关键生境营建技术”,积极发展高价值鱼类养殖。推进水面种植设施建设,加大水生蔬菜、水生花卉、水生植物的配套栽培,积极探索和发展适宜当地大水面的生态养殖模式。要着力解决养殖产品的运输问题,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技术,将产品活着运输到每个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能享受到绿色、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打通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