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深远影响

2020-12-08 19:48:58祁亚萍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红色

祁亚萍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一、红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代所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前沿性文化,它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联合当时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开创的,其中既蕴含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的革命精神,又融合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内涵,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浩荡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浓厚爱国传统;也产生了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这些优良传统和美德在困顿的革命时期转化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红色文化,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战进程中的关键精神力量。其中抗战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红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马列主义与中华传统精神紧密结合下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梦精神的产生根基。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由红色文化衍生而来的改革开放精神、抢险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等。此类精神全都将中华千年文化结晶及红色文化蕴含在内,也都展现了红色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国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红色文化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开继未来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持续创新时代精神提供文化支持,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良药。当代大学生自幼便成长于开放式的文化环境中,与上世纪相比,我国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亦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既包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也包括对其的认同程度。此外,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也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当代负面文化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这也会直接导致其不像前人那般深刻认同红色文化价值,间接促使其弱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敢于吃苦精神,长此以往,该部分学生必然会对国家产生质疑心理,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红色文化的性质及其在价值观方面的导向与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基本一致,所以,综合考虑现今时代背景,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情况,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教育中的积极意义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联系

(一)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深远意义

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在此大潮中,我国经济也获得飞速进步,与此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面也逐渐增大,而与经济实现同步发展的科技产品,也威胁着我国的主权独立。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逐渐演变为民族创新发展的支柱性精神,并由此衍生出丰富绚烂的中华文化。所以,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既是中华历史传承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力量,加强其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是作为育人机构的高校的职责,亦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主题。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在新纪元的文化氛围下所形成的特殊心里特征,关于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新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这一思想为进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投身于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二)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联系

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升华其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以将其培育成适应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对于高校而言意义非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与时俱进,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新时期思政教育重点。而从革命时代延续而来的红色文化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也是当前时代进行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构成因素。红色文化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使其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以及经久不衰的精神,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涵养,对其三观的塑造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促使其多方面全方位发展。此外,红色文化自身的价值不可估量,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也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爱国主义情操,也可以对大学生衍生出的爱国活动起到正面导向作用,帮助其理性爱国。所以,如要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必然需要结合红色文化,将其深入融合到爱国教育课程中去。

三、红色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一)高校爱国主义理论课程中增加红色文化内容

高校大学生接收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目前高校所采用的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内容,虽然已经经过多次改动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弊端,而大学生也无法从这些与实际脱节的抽象爱国主义理论中真正建设起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操。而红色文化的导入,则能有效改善当前困境,它既可以使当代大学生了解革命年代的相关历史情况,也可以使其从中感知到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美德,更能促进其民族自信心以及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此外,他还可以拓宽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红色文化蕴含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比如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观看史料纪录片、带学生去就近的红色纪念地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课堂中增加红色文化因素也要注意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必须将现代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及吸收水平考虑在内,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及思考逻辑,做到趣味性与引导性相结合,加快其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及内化。

(二)高校爱国主义实践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持。高校能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融合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比如与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以及类似的爱国主义机构合作,邀请其在学校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专场活动;或者邀请一些老战士前来讲解抗战年代的真实事件等,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中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所具有的的独特魅力。高校要致力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有效利用互联网工具

目前,高校基本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而互联网的使用也使信息传递更加便捷,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作用进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红色文化内容。此外,高校还要做好校园网的把控工作,及时更新校园官网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学生经常接触的校园信息平台,争取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实现红色文化的大力弘扬,比如设立红色文化专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弱化网络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荼毒,加强红色文化主流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

(四)在大学生志愿实践活动中增加红色文化

各大高校都会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多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圣地,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深义。而在组织此类活动时,还要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及理解,以便于将其进一步培养成红色文化的发扬者。此外,高校还可以与红色资源所在方开展长期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机会,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红色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8:08
红色是什么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红色在哪里?
爱国学·晒佳作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20:06:46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青年歌声(2017年9期)2017-03-15 03:33:18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雕塑(1996年4期)1996-07-12 07: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