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中段阅读教学

2020-12-08 02:05:52王仁勇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王仁勇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小学,四川 理县 623100)

过去,语文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大家只把它当作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许多人都认为它不那么重要,但随着新教材与高考改革,语文成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阅读又是重中之重,甚至有人提出了“得阅读者得天下”。语文的学习需要从小打好基础,而阅读的习惯也需要从小培养。现在,所有的小学都用部编版语文教材,随着新教材的适用,许多老师也觉得编者对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该如何开展呢?尤其是处在中间衔接阶段的阅读教学又要如何搞好呢?就这些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三四年级处在一个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低段主要任务是识字,为后面的阅读与写作打基础,我们需要培养他们识字、写字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而高段则以阅读与写作为主。小学中段,需要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学习作文。三四年级的作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阅读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一时期的写作是以模仿为主的,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因此,小学中段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教学中,我们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阅读,必须要“读”。没有对课文的认真“阅读”,是不可能对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的。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必须要把课文读熟,而且还要思考:这篇课文是写了什么内容?“读熟”不仅仅是多读几遍而已,而且要读得正确、流利。学生如果能把课文读熟,那么他们不仅掌握了课文中的字音,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引导他们理解就会更容易。除了把课文读熟,我还要求他们在预习时必须要做勾画,勾画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每样不少于5个,为了防止他们形式化,还要求他们在旁边做上批注,就是你为什么认为它好。比如,在《秋天的雨》中,就有许多优美的句子,作者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秋天的优美景色写得优美迷人。学生在读熟课文、勾画句子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对课文相当的熟悉了,为后面上课做了很好的铺垫。预习中还有一个需要学生做的就是试着回答一下课后的问题,如果不能回答,自己需要想想还有哪儿没有想清楚。

课堂上,我叫学生做笔记,因为许多孩子还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对于重要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把它记下来,这样他们在复习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需要做笔记时,我会故意放慢速度,多念几遍,或者把它板书到黑板上。经常这样练习,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明白了该在什么时候做笔记了。这个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后,我要求学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这些习惯不可能一天养成,但只要我们平常严格要求,学生一旦形成了,就会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教给具体可行的阅读方法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选取了很多优美的散文,这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我们老师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方法的指导。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在预习时已经要求他们了解文章内容了,但在课堂上我还是要求他们要在自己读完一遍后,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呢?先从大的方向上去看: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然后再思考具体的,如果是写景,那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比如,《秋天的雨》,看题目我们就清楚写的是景物,具体写了秋天的雨,写了树林里的叶,田野里的果,花园里的花,秋天的雨清凉、温柔、神奇丰富、味道好闻。

其次,我们要教会学生品味句子。这个非常重要的一步,阅读文章,我们要欣赏作品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除了预习中的朗读,课堂上我们还要让学生反复品读,体味句子的韵味。比如,《大自然的声音》这课,整篇文章都写得非常优美。我先带着学生来欣赏第二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这段话一共有五句,第一句先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风儿的动听。然后再把风吹当成人在演奏手风琴。后面把风吹树叶的声音比作歌手唱歌,还用比喻写出微风时的温柔与狂风时的雄伟。在品读与分析中,学生感受到风的美妙和作者对风的热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我还问他们:“当你们上学路上有狂风的时候,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吗?”有的学生说:“怎么可能,狂风让人难受,都害怕极了,谁还会喜欢它?”有的说:“我自己在家里的时候,看着外面的狂风可能会喜欢。”我进一步提问:“那大家觉得要怎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欣赏风呢?”“应该是自己心情好的时候。”“高兴。”“过得不错。”这个提问也让学生明白作者对大自然的某种事物的热爱,其实也体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体会不仅教会学生思考,还能丰富他们的情感。

最后,我们还要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我们都知道课文是教学生阅读的范本,仅仅读范本还是不够的。当我们在教给学生某种方法之后,还要选择一些类似的文章给他们练习,让他们把课堂上学到了的方法在课外的阅读中去实践。只有这样学练结合,学生才能将学到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能力,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只要我们能认认真真从以上两方面去落实,那到高年级的时候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