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的探索思考
——以中环装备西安第一党支部为例

2020-12-08 02:05:52李凉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李凉

(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应对着更复杂的挑战,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固本培元。党支部作为国有企业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从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文化建设方面发力,着力打造和加快建成“三型、三化”党支部,有利于充分挖掘和释放党员干部潜能和才华,持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保障深化落实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和规范基层党建各项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困难及障碍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及障碍,以中环装备西安第一党支部为例,其由上市公司中环装备本部西安地区各职能部门员工组成,设立于2017年7月,拥有党员及预备党员35名,党员占西安地区职能部门总人数的89%,党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党员总人数的97%,具备党员覆盖率高、党员队伍学历高、党员队伍年轻化的优势,同时,存在党支部地位弱化、新老党员思想碰撞等制约因素。

支部成立以来,不断梳理总结借鉴吸收基层党支部先进经验做法,探索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支部党建质量稳步提升,但仍应清醒看到支部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党支部地位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两张皮现象依旧存在,在工作部署、具体执行、作用发挥上各行其是。二是党建创新不够,依赖于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安全,习惯性扮演“二传手”角色,缺乏主动创新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支部班子成员人员紧张且全部为兼职,理论水平及知识有待提高,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工作中时有吃力之感。四是支部工作面临经费不足的窘境,党内活动难以保证。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举措

针对支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经营管理工作,打造和加快建成“三型、三化”党支部。

(一)强化理论武装,全面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着力建成“学习型、专业化”支部

系统统筹年度学习计划,利用“三会一课”载体,通过制定学习强国“积分制”奖励办法、组织筹建“党员书柜”和“学习互动区”、组织线上“微党课”等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持续开展“两学一做”,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政治理论素养。

(二)提升支部动能,深入推进支部组宣工作,着力建成“服务型、规范化”支部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明确支部委员分工,形成良性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职能划分或业务关系设置党小组,层层分解支部工作责任目标。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的培训培养和党性教育;认真落实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探索实施学习强国与支部党员积分制“双积分制”管理办法;做好党组织管理和党费收缴工作;落实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制作“树形象、做表率”党员公开承诺桌牌和监督宣传栏,树立创先争优意识;深化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接收监督评议。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质量,以新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生动实践为主要内容,引领全体党员积极运用启融党校、学院平台,充分利用“启融新时代”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支部微信群等载体,展示支部在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宣传建设和特色活动中有推广价值的有效途径和创新实践;四是健全保障机制,主动向上级党组织申请党建经费,保障党内活动经费足额到位;主动加强阵地建设,筹建党员活动室。

(三)搞好特色活动,深化凝聚支部组织力,着力建成“创新型、特色化”支部

一是开展独具特色且自成体系的主题党日活动,抓住关键节点,以激活初心使命重点任务,策划既自成体系又彼此递进相扣的主题活动,通过颁发党员政治生日卡、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红色基地、拍摄红色短剧、观看爱国主义和警示教育影片,开展知识竞赛和考学活动等各种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党性修养。

二是支部工作活动与主业主责紧密结合,鼓励全体党员将党建工作嵌入工作规划、部署、落实、考核的全过程,形成党员复合型考核机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支部活动应寻求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最佳切入点与结合点,在提质增效、两金压降、企业战略实施等方面发力,促进党建工作与职能部门经营管理工作紧密融合,助推企业各项经营工作有序开展。

总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盘活国有企业整体党建格局,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最终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