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勇军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2019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1423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28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实现制造业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就成为广大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如何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时效性,谈谈自己的思考。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肩负着向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素养的要求与高职院校学生现有政治思想品德水平的矛盾就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必须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中的主导性,确保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主渠道,绝不允许任何杂音出现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堂里,这是教育阶级性的必然体现。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另一方面为了把党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性为,内化为学生的信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保证方向性和结果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主导性有谁来实现?习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具体特性对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仅涉及一般思政理论课内容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而且还涉及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我国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体现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职业特性,而要通俗易懂地讲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拥有一支“政治要强”“人格要正”、业务要精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
首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实现教师主导性的政治保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第一素质就是“政治要强”。习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定期政治学习的必学内容,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全过程。建立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定期轮训制度,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首先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入脑入心。强化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建设一支信仰坚定、政治过硬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驾护航。
其次,强化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教师主导性的人格保证。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发挥铸魂育人关键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好老师?习总书记强调“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作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要自觉加强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严格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潜心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学生全面发展铸造强大精神支柱、构筑美好精神家园”。
最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业务素质是实现教师主导性的能力保证。习总书记指出对教师的起码要求是“有扎实知识”。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教学设计上,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备课不仅要把教材知识、教学目的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会贯通,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向性,还要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兼顾学生专业特性,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上,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重点思考如何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在教学目的统领下,有序地展开各种教学活动,构建一套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协作、线上线下互补的立体多维高效的教学模式。如在课堂,主要由教师讲解分析启发、学生参与提问讨论活动,重点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情、意、行”的“知、情”教学任务;课外,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参与设计完成一些能体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演讲比赛、社区服务、校园文化等活动,重点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情、意、行”的“意、行”教学任务。在课程考核评价上,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课程考核与引导学生学习统一的原则设计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把重点放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马克思主义思维品质,实现课程考核与教学目标、学习结果的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这就决定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是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根本。一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才能成为永久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中,都要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贯穿其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分析比较中认同接受教学目的,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是推动学生个体主动学习,不断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条件。三是探究学生思想政治认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经验,社会阅历创设学生认知度高、认同感强的情境,潜心教学设计、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真心觉得思政理论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愉悦身心,提高素质的过程;提高学生成功体验,克服自卑感心理,淡化挫折压力。高职学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学习信心不足,这要求我们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从思政理论课学习中获得成功体念,并且让这种体念产生进一步的认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