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020-12-08 02:05:52李琳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李琳

(河池市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区和深巴大健康试验区服务中心,广西 河池 547500)

引言

传统民俗文化属于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不同,呈现出了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与社会人文。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过程当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能够让特定地区的群众了解到该地区的风俗文化,有助于这一地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能够熏陶群众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过程当中,需要依靠基层的群众,属于社会事业开展的重要力量。群众文化建设能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并且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需要立足于群众的人文需求,然后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其中便包含了民间文化与艺术。

一、传统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概述

(一)传统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概念解读

民族文化也称之为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同时,民俗文化也指的是特定国家民族,或地区集聚民众所创造传承的一种生活风俗习惯。传统民俗文化属于我国历史发展之下所衍生出的精神结晶,各个地区和民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下,必然会积攒一些民族风俗以及所认同的精神文化。传统民族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需要在特定民族时代和地域进行不断地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而服务。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属于我国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几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各具特色,并且所涉及到地范围比较广,例如民间传说生肖文化姓氏文化和节日文化[1]。

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们职业之外,开展一些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也属于以人民群众活动作为主体,然后自娱自乐,以此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进而达到与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群众文化的主体便是群众,客体便是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涉及比较广泛,通常以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主要的内容。从广义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进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便是群众文化是在不断发展之后,由政府领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和先进文化传播。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群众文化也称之为公共文化。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对先进思想文化进行宣传,一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并且也能够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普及,来丰富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2]。

(二)传统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联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并且农民群体的数量也比较多,农民文化和农业文化都是依靠一些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的。并且都是言传身教,或者是采用口传的方式,这样使得我国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达形式。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和道德规范以及一些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区别。民族文化规范的主要是存在于群众日常生活当中,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民族文化是由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需求融合而来。也包含着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例如,诚实守信,礼义廉耻。同时,在民俗文化演变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内涵,而在群众文化当中,通过民俗文化能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并且能够将一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拓展到不同的群体当中[3]。

二、群众文化建设应用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能够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群众文化是公众文化有文化产生就需要有传承,群众在学习文化和受文化熏陶之后,对于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作用。我国历史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是通过口传的方式而被流传下来,呈现在当代人面前。群众文化大多数是公众所共有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内容和理念方面在整个社会中会达成共识。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必然会融入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换而言之,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先人经过自身的生活和劳作总结出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了文化精华。但是,在当前现代文化的发展之下,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弱化,一些年轻群体对于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当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在开展文化建设时应用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对这一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4]。

(二)丰富群众文化内容

民俗文化属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当中,需要认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功能,这样才能够在建设群众文化石油夯实的基础。将民俗文化应用到群众文化建设过程当中,能够丰富群众文化内容,这是由于传统民俗文化具有社会认知功能。鉴于群众文化具有社会与大众性的特征,民俗文化属于地区长期发展之后所形成的系统文化体系,是由特定地区的群众所创造和积累。这些文化当中不乏会存在一些提升人道德素养和生活经验的内容。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教化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当代公众群体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文化认知,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注重对真善美理念的弘扬,例如诚实守信、和睦邻里、父慈子孝。将这些内容应用到群众文化建设当中,能够夯实群众文化内容。进而让群众文化内涵丰富多彩[5]。

三、群众文化建设应用对传统民俗文化应用的策略

(一)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并创新

我国历史悠久属于闻名世界的文化大国。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建设过程当中,呈现出了较强的民族性与民主性。发展群众文化应当对这两点特征的体现,然后将传统民俗文化当中的民族性和民主性内容融入文化建设之中,这样对于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同时也能够融入一些现代的文化理念,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创新。换而言之,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将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之上融入当代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文化内容,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素材。群众文化形式属于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和传承时,也要注重群众文化开展形式的创新。例如在宣扬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是可以借助当代一些自媒体,通过构建公众号来定期发布关于地区存在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典故以此来丰富群众的认知,也能够让群众便捷地了解到这些经典文化。

(二)构建传统民俗文化基地

为了能够充分的提高传统民俗文化应用之后,让群众文化建设达到较好的效果,地区文化旅游部门需要构建起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地方民族文化基地,并且加大对文化旅游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提高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例如在黑龙江同江市的文化馆建设过程当中,比较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赫哲族的文化以及历史进行信息搜集,仔细介绍赫哲组所秉承的一些优秀文化,并且能够采集当地的一些鱼皮画,以及鱼皮文化工艺品在文化馆当中呈现出来。借助文字和一些鱼皮画的内容展现,可以充分地了解到赫哲族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因此,通过对文化馆的建设,能够让当地群众人民在享受现代科技先进技术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能够受到当地传统民族精神的影响,进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挖掘并应用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地方文化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应用传统民俗文化的过程当中,需要深度挖掘地方所具备的一些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让群众文化建设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引发群众的共鸣,同时还可以强化文化活动的新颖性,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不断发展和演化之下形成独特的戏曲文化——秦腔,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受众群体比较多,并且能够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庙会则属于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建设的一种典型应用,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过程当中,可以融入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艺术和戏曲文化,这样能够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当代群众个体的日常生活。

结论

民族属于生活文化的领域,同时也属于一种生态文化与民众文化。因此,民族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并且在历史的冲刷之下,逐渐形成了比较优秀的宝贵文化。在文章研究中,指出群众文化建设应用对传统民俗文化应用的策略,即要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并创新,构建传统民俗文化基地,挖掘并应用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才能让群众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