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莹 2李君
(1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2河南通和高速公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6)
马云曾感叹:未来十年不再有电子商务,未来属于社交电商新零售时代。那么什么是社交电商?它的现状未来又将如何?
从这个名字来看,就是社交和电商的合体,根据《2018社交电商行业分析报告》中的定义,将关注、分享、沟通、讨论、互动等社交化的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从电子商务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交化工具的应用及与社交化媒体、网络的合作,完成企业营销、推广和商品的最终销售。①
通过社交完成售卖产品的路子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像极了曾经让我们深恶痛绝的朋友圈微商?由于微商门槛极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即便这个行业火爆,随着各类电商平台瓜分市场,到现在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消费呢?产品的质量让人堪忧,信任度也几乎被消耗一空,2019年新电子商务法的出现也加速了微商红利期的结束。加上后起之秀拼多多在微信里面无休止的砍价,提现链接,使得社交电商基本孵化成型。
假如你在网上有一个电商的店铺,你可能需要花很高昂的代价去获取流量曝光,简单讲就是你可能交给了平台一定的钱,平台会把你的店铺曝光,在这个平台上面更好的位置。让更多的人看到你,让更多的流量聚集到你这边来才能成交。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这个代价越来越大,甚至有的时候会超过实体店的代价。比如说像淘宝的直通车。可以在你的商品的标签里面选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是你自己可以设定一个金额。设定的越高,淘宝就会把你的这个店铺在搜索的时候排名比较靠前,比较容易搜索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个体,没有大量的创业的资本,已经不太玩得起这个电商。因为如果不去购买流量的话,店铺根本就没有流量,但是要去购买流量,这个成本代价已经非常的高。
到了微商,每一个人,每一个小小的个体都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原有的信任,通过自己的分享,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去制造和产生自己的流量,所以在微商的商业形态下面他是先获取流量以后再在顶部进行堆积。不是简单的朋友圈卖货,背后的逻辑是整个零售行业的巨大变革。
拼多多用短短三年时间高歌猛进成为行业黑马,使用的就是在微信社交圈的砍价策略和提现链接,通过这个入口,吸引更多的流量。从艾瑞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到,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规模6268.5亿元,环比增长255.8%。
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人本性中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大,谁能抓住和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并把你的商品结合进去,赚钱就会很容易。现阶段社交电商大致有三种类型。
这可能是未来适用范围最广、最值得深挖的电商模式,靠内容来驱动成交,专注某一个领域发表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合在一起形成社群,然后引导这些人,也就是粉丝进行裂变和成交。
现在比较典型的代表:小红书、抖音、火山等。
通过社交电商平台工具,利用个人社交人脉圈整合产品、供应链和品牌,开自营店,并开发线上分销商,招募大量个人店主分销商、加盟商,进行产品的一件代发,分销裂变。
现在比较典型的代表:云集微店、微选商城等。
通过刺激用户从众、占小便宜、炫耀、兴奋的心理特质,通过刺激政策鼓励用户分享,进行商品推广,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最典型的玩法就是拼团模式和砍一刀。
现在比较典型的代表:拼多多、淘宝特价版、京东拼团。
2020年01月15日,淘小铺结束试运营,正式上线。定位人人可参与的社区化电商”,采用S2B2C模式、依靠注册会员挑选并分享淘小铺APP内的商品,用户通过分享链接完成,即可成为淘小铺的分享店主。
“淘小铺”的思路比较纯粹,采取了S2B2C模式,是卖家的一个工作台,而不是自购的中心化流量的场景。掌柜们赚钱效率是基于淘宝强大的信用背书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背靠阿里的实力,外加淘宝、天猫的7.55亿高黏度客户,还有支付宝上12亿的全球用户,完善阿里生态,抢占下沉市场。阿里利用自身的电商资源,打造一个升级版的社交电商生态,成为帮助淘宝商家拓展销售的一个新渠道。
淘小铺的运营模式主要是运营好客户关系。在货品端,淘小铺以天猫品牌商、淘宝原创卖家等优质供应,同时拓展工厂、产地、贸易商等差异化货品供给赋能普通人创业。目前提供美妆、食品、家居百货、服饰、母婴等近10个品类的精选货品。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掌柜,日常通过小铺直供的形式来优选货品推荐,主要有海外直供、品牌直供、工厂直供和产地直供,直供的形式让货品品质更有保障,省去中间商环节后在价格上也有较大优势。掌柜只专注引流、卖货,实现低门槛创业以及效率的最大化。对于那些缺少货源支持,又没有电商运营经验的创业者,是一次很好地尝试。
为适应市场发展,淘小铺平台已批量为销量领先的高佣掌柜开通了商品直播的权限。符合要求的掌柜,可以通过淘宝主播APP,可直播专属淘小铺商品的权限。
近两年,社交电商是电子商务中最受关注的新模块。从“拼多多”三年美版上市的神话,紧接着“云集”在四年后成功上市,阿里推出了“淘小铺”,微信也于今年五月打开了“好物圈”入口,寺库的库店,京东的“享橙”,小米的“有品推手”,以及花生日记、甩甩宝宝、有好东西、好衣库、达令家……原有的电商龙头纷纷入场,新兴的社交电商平台也是摩拳擦掌,获得多轮融资。社交电商已然是群雄逐鹿,等待着行业的洗礼了。
据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用户规模及用户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预计增至7.13亿人。社交电商行业的崛起还得益于微信提供社交土壤以及小程序红利,2018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32亿人。快速崛起下,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融资总额超过250亿元。②
较多受访社交电商用户有意愿到社交电商平台上再次购买产品,占比是49.7%。接近五成的受访社交电商用户表示有在社交内容电商平台进行内容创作的意愿,其中非常有意愿所占的比重为11.1%,有意愿所占的比重是38.6%。超四成受访用户表示有购买好友分享的商品的意愿,其中“非常有意愿”的占比是13.5%,“有意愿”的占比是30.4%。受访社交电商用户表示目前社交电商平台存在问题主要有商品质量保障差、过度分享对他们造成滋扰、售后服务差,占比分别是39.1%、31.8%、25.3%。
由此看来,社交电商上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价格低的优势,低廉的价格对用户具有较高吸引力,因此用户普遍愿意继续在平台上进行消费。用户内容创作有利于表现用户的个性,同时也提升了用户对平台的归属感和信任度。
社交电商在发展的同时也由于运营模式问题屡屡传出传销、假货新闻,政府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监管都亟待加强。
随着消费的升级,社交电商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低价低质、优价低质的价格层面,应该开拓更为优质的高端市场。抓住中高端消费市场或许成为社交电商的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