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及其问题探析

2020-12-08 02:05:52刘俊刚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刘俊刚

(濮阳县柳屯镇文化服务中心,河南 濮阳 457162)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若想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必须切实解决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干扰因素,以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积极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对于群众文化的优化,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职工群众文化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以科学的发展对策为依托,提升职工群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一、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

当前阶段,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导致群众文化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具体体现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时活动开展比较随性,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活动方向,完全随性而为,工作人员想到什么活动就直接开展此类活动,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性造成一定影响,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无用功。

(二)没有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关领导对群众文化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政绩,让领导无法直观看到工作的成效,限制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落实。总体来讲,由于缺乏领导的重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不具有政策优势,甚至在资金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不能收到及时充分的财政拨款,限制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1]。

(三)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群众在群众文化工作中不仅扮演着受众的角色,同时也是活动主体。依据开展群众文化规定的有关规定,必须鼓励全民参与,才能让群众文化工作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然而,在当前阶段的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有关活动,通常采取被动接受的形式,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导致群众文化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四)群众文化活动的数量较少

当前阶段,群众文化工作的数量严重不足。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之对应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差距,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数量不足的问题愈发明显[2]。

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可以让社会的服务价值得到充分展现。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群众文化得到了高速发展,因此,必须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正确的制度方针为指引,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文化,引导国民的前进方向,塑造国民的健全人格,对国民进行充分鼓舞,让群众的物质和文化得以彼此适应,共同发展,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充分展现群众文化的多重价值

需要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前提,提升国民文化素质,通过群众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切实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现群众文化的价值:

首先,调整成人教育、农村操作技能培训和职工自学的要求,使其与群众的需求相契合,借助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构建,通过民间文艺活动的形式,让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有效贯彻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需求,寓教于乐,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在文化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道德和集体主义的渗透,在活动中让群众得以陶冶情操,重新建设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

其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审美价值,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宣传,倡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以实现群众审美水平的有效提升。通过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辨别文化的好坏及美丑。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不仅要吸收已有文化中的精髓,还需要辨别文化中的糟粕,自觉地抵制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3]。

再次,必须积极发挥群众的服务功能,充分把握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和开展方向,让群众文化工作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源泉。

第一,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解放思想的作用,为群众赋予先进的时代内涵,以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思想解放,让群众可以做到实事求是,摒弃生活中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需要打破群众文化传统的等级观念和平均主义观念,通过价值观建设,让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被竞争观念和和平观念所替代,并以此为方向,鼓励人们开拓进取,积极改革,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二,要关注群众文化的内涵和其中的科技价值,有效提升劳动者素质。需要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在文化活动的熏陶下感染群众,丰富文化的科技含量,让群众的科技意识得到切实提升。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充分结合群众文化和企业的生产科技,并且在农村的管理工作中进行科普推广。可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开展业余教育活动,引入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让群众得以切实体会到文化因素对生活造成的影响,让群众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创造创新性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加大先进文化的发展力度,以国家的政策为保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进行知识、科学文化的传播,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必须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让群众文化活动与国家、政府进行有效联结,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便于获取更多的支持,让群众文化工作得以切实落实。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活动形式

必须具备一定的活动场地、基础设施和专业的工作人员才能保障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在部分地区中逐渐出现了村文化室等文化机构,为民间艺人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可以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时充分运用现有的活动形式,通过书画、民间故事、灯谜晚会等活动,将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新时代的活力,强化群众文化建设,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4]。

(四)大力争取社会力量

作为公益性质的事业,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为人民提供充足的文化活动,因此,需要人民群众和社会给予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充分支持。可以将群众文化与民间组织联系起来,相互支持,让群众性文化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五)提高管理队伍建设力度

要求确保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关心文化发展,愿意以建立社会文化风尚为目标进行奋斗,不断优化管理体制。体现在工作作风上,需要管理人员将原本的陈旧思想进行转变,建设先进的管理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让群众文化工作可以更好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进程。必须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才能切实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水平,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公众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也实现了较大的飞跃,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将群众文化的开展形式进行创新,以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