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高职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研究
——以图文设计课程为例

2020-12-08 02:05:52李谨佚马敏海雍磊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李谨佚 马敏海 雍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一、引言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原有教学计划,课程变为在线授课,教师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大量在线开放课程被开发和广泛运用。疫情之下,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促进了广大高职院校加快职业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但如何将之前线下的课堂教学,在网络上更加有效的开展和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在线课程建设关键问题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教育开放性教育被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院校中,注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使社会、学校以及政府的合作,根据职业教育目标和学生情况,建设针对性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1]因此,在线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一)整体设计是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媒介有机融合,统筹规划的过程。在线课程整体规划设计问题包含课程结构设计、知识点碎片化、课程组织规划等;

(二)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核心教学资源开发问题包含学习资源开发与设计、微课开发与设计;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包含学习任务设计、实时问题设计、练习测验设计、交互讨论设计、拓展作业设计等。

高职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这样才能建设好一门在线课程。

1.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

2.知识点碎片化:将知识点体系化、结构化,突出科学性、实用性,教学资源开发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运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趣味性,实现知识传递与技能传授的教育目标;

3.课程组织规划:包括授课进程规划、配套资源排序、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

4.微课教学设计:包括微课的主题设计、内容设计、使用设计等。高职在线课程继承在线开放课程本身特点,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25分钟)、教学文档材料、丰富的互动活动等为主体,以学校自建的在线学习平台或第三方平台为载体向学生提供碎片化、移动式学习的课程资源。[2]

5.线上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课前、课端、课中、课尾、课后课堂教学五循环设计。以合理安排的教学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目标,融会贯通能力目标,提高实践的技术技能。

三、在线课程建设具体措施

建设在线课程的过程中,将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细化分解,内化为知识体系,在知识点的碎片化过程中使其体系化、结构化、科学化和具有实用性。经过精心设计和整体规划,使课程定位准确、课程结构设计合理、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习需求,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偏好。以学习为中心,即教学目标不仅应引领学生进步,更应获得学生认可;教学活动不仅是引导学生参加,更应是吸引学生参与。[3]发挥平台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将课前、课中、课后时间有效利用,丰富学习和评价手段。课程授课开始前,教师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的课程学习群,派发学习资源包、课前预习任务。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教学课件、操作视频微课、在线随堂测试。教学过程中,课端进行项目任务情境引入,课程重难点介绍;课中针对学生问题集中答疑和进行操作演示;课尾对课程进行总结和提出课后要求。课程考核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平台大数据可以掌握学生在线学习概况,帮助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评价教师通过提取平台大数据,了解任务点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作业和测试完成情况,采用过程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图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图文设计》课程是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同时也适用于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辐射面广,适用性强。课程是我校第二批有效课堂认证课程,在疫情期间,进行了课程资源梳理与整合,知识点碎片化处理,微课教学设计等工作,利用教学平台和直播平台等载体,在建课和上课过程中实现了从线下有效课堂到线上有效教学的快速转变与顺利实施。

(一)布局课程整体规划设计

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的软件操作类课程的特点分析,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实用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综合运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设计软件实施教学,帮助学生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图文设计。力求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会和熟练运用两类专业设计软件,掌握图文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独立完成图文设计任务。

(二)着力核心教学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的核心,《图文设计》课程项目与专业面向岗位的平面设计紧密联系,课程教学模块始终贯彻项目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以任务导向为原则,通过在线下达设计任务,模拟企业设计师真实工作情境,让学生体会、参与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在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4]整门课程细分为20个项目任务和若干子项目,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了完整的在线学习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理论讲解视频、操作演示视频)、操作技巧总结、练习测试题库、练习素材、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资料、课程总结、优秀作品库等,其中,个性化的资源是软件操作演示视频。

(三)合理设计和组织线上教学活动

课程经过多年的线下建设和课堂教学经验积累,具备完整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课程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发挥平台收发信息、上传资料、在线学习、实时统计、交互讨论、分析评价等功能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程授课开始前,教师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的课程学习群,派发学习资源包、课前预习任务。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课件、操作视频微课、在线随堂测试。教学过程中,课端进行项目任务情境引入,课程重难点介绍;课中将项目拆分成若干子项目,采用教师实操演示和学生观看视频录播的方式完成技能操作的训练,同时贯穿知识原理的讲解与分析。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收集反馈的问题,针对学生问题集中答疑和进行操作演示,总结重难点;课尾对课程进行总结和提出课后要求。在线教学模式采用分时段在线直播和微课学习的讲练结合方式进行。既发挥直播中师生互动,参与在线课堂学习,观摩聆听的作用,又发挥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作用。课程上老师利用学习平台的签到、选人、抢答、投票、问卷、群聊等功能实时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此达到师生间良性的全面的互动学习,有效提高了在线课堂的学习实效和师生互动性。课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主题讨论、课后学习资料包,进行在线作业批改,交互讨论巩固学习内容。课程期间在网络平台推送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布置拓展训练任务,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5]课程评价从在线课程平台和直播平台获得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线视频观看量、任务点完成情况、作业完成质量、随堂测试、课堂抢答、讨论答疑等数据,能够帮助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

五、结束语

疫情虽然阻断了课堂教学的进行,但却无形中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加速了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精心的在线课程设计和实施,以及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教师同样能够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反馈良好,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拥堵、课堂的师生互动性相对较差、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不够直观全面、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完善等。希望疫情过后,高职在线课程建设能够继续推进和完善,在线教学能与线下教学共同构成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两者能够有机结合,高效组织,形成常态化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