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河北 唐山 063000)
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建筑环境,则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一同形成的环境。设计良好的建筑环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日常生活,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享受,要求建筑环境从原有的物质享受提升到精神享受的层面上。情感的或精神的内容可以在声音、形状、图像、线条和色彩等构成的物理结构中得到艺术的体现。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优秀的园林建设则是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将环保、节能等理念融入其中,并以尽量不破坏周围自然环境为主要前提。例如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在可替代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为环保、绿色对人体危害较少的材料等。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以及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创造力及社会责任感。景观设计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门类它不仅是景观设计,好包括了室内设计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等,此外,还包括城市规划。尽管叫法很多,但其内涵相同,都是指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的区别,学科上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其实对美学的追求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追溯到古代那些文人雅士对于生活早就有了自己的追求,亦如那宫廷中的后花园,都是古代人对美感的追求,例如苏州的园林,故宫的御花园、都是古代工匠精心雕琢的,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所以说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停止对于美的追求。如果说人们没有了对周遭环境的追求,没有了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原有的色彩。环境艺术设计官方说法是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其实也就是从艺术的角度,用美学的态度来改变人类周围的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人类在满足物质上的追求之后,更加侧重于精神上的满足,这就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好,对生活有憧憬,有追求。这就对当代青年环境艺术设计师是一种鞭策,现如今我们要更侧重于环境空间规划的表现,空间规划对人的生活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对空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每个设计师都要重视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空间造型形象设计的表现,来满足人对环境的追求。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明显是不可取的,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继承中国的传统环境艺术优秀观念,必须分析内在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关注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中国传统环境艺术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有重大的意义。它能使中华民族的精髓在当今仍散发灿烂的光芒。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建筑学的深化和延续,同时也是建筑学的美学体现。而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更应该为大家创造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愉悦的生活环境,让艺术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