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屿青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四中学,贵州 毕节 553300)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学好生物学的有效途径。一个成功的生物教师总是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持久兴趣,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快乐、善于学习、能够学习生物。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保持这种兴趣,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兴趣,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即营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作为一个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某门课上,不是因为这个科目如此重要或有趣,而是因为学生喜欢老师,因此喜欢老师的课。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格魅力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此外,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心和爱学生,这不仅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亲和力。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意见,愿意与教师合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他们的老师,相信他们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只有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兴趣,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组合与优化,努力使各种方法的优势互补。例如,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生动、简洁的口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描述、描述、推理和解释来传授知识、传递信息、阐明概念、论证公式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活动,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另一个例子是演示法,即在课堂上演示各种物体和教具或演示实验。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知识。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性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以论文的形式写一些学习经验,和老师交流,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良性互动,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越来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材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实验和探索,目的明确。通过实验,使学生的手脚得到释放,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配合观察,产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实验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学生们兴高采烈,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机会,根据自己想讲的内容做一些实验,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通过教学解决疑问,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方法。高中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他不仅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而且还想亲自去尝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践,拓展思维。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 关键。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是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 系,因此,教师应提倡勇于质疑,敢于问难,乐于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 方式。学生有好奇心,由好奇而发问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他对这门学科 感兴趣的表现。虽然有些问题可能幼稚,却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的实际状况,清晰地呈现学生的思维流向。对于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必须学会准确判断,因势利导,还要设法为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 的生疑搭桥铺路,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 的“问”上去。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辟蹊径,对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意想不到的 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上 要准备随时处理难以预料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 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高中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它能促进学生行为和求知欲望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广大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的生物学教学方法,将快乐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