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2020-12-08 02:05:52朱德兵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朱德兵

(惠水县甲戎小学,贵州 黔南 550605)

前言

由于小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受年龄的限制,这也使得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心理成熟度存在着制约性,所以想要保证学生在进行数学科目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全面性学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并且在开展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评价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对此,教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保证学生可以时刻针对自身的问题具有清醒的认知,以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通过其学习行为的有效纠正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也能够保证在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双方进行共同成长。对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高水平的语言艺术沟通来真正建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可以基于二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听取教师的建议,并保证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追随教师的步伐,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1]。同时,良好的语言艺术也能够确保通过教师的话语应用来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更改,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错误思维,以此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理性光辉,进而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教师的良好沟通下,帮助学生审视自身的学习行为,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语言艺术的应用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而是要在表扬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比如,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当某一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但是也要在此过程中询问学生是否还有更简单、更便利的解题方式,这样就能够引领学生在下次进行问题解答时,可以通过追寻教师的期望来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此外,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鼓励教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斗志,但是如果不能够融合一定的缺点总结,也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长期鼓励下而失去了自我的清楚认知。

二、合理控制教学评价的时间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配合着新课改的背景使得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占据主体地位,这时学生则会应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了确保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完整性,教师则更应该注重把握教学评价活动开展的时间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充分进行讨论学习之后,能够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点评来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自我的优点,以此才能够通过后续的反思活动开展来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是一门需要探索实践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活动安排在学生每一节点内的交流活动之后,这样通过总结和反思,就能够帮助学生检讨自我学习行为上的不足之处,这样也能够改正学生的一些学习行为[2]。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的同时进行互相探究,这样也能够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该话题十分抽象,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完毕后进行评价总结,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就能够让学生了解自我的表现,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行为的提升。

三、精细处理教学评价的预设与生成

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评价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保证教师具有较强的预设能力和生成能力,因为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就会导致在进行评价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点评。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动态教学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单个学生的活动点评时,如果教师没有巧妙的处理能力,也会导致评价并不具有全面性[3]。而且,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思维发展过程十分具有跳跃性,学生很多的应变能力和临场能力具有不可估摸的变化,这时教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点评,以此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总结

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确保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学习行为,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应用,从而才能够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