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

2020-12-08 02:05:52李兵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李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华县供电公司,河南 周口 466600)

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不仅影响着电网的正常供电,而且对周围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极大影响。随着用电需求的增长,线路管理愈发困难,各种故障时常发生,以至于线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并能够及时排除故障,维护线路的安全运行。

一、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

(一)气候和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我国现存的电力线路由于经费少和设备老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运行故障,有时用电量较大导致线路负荷较重时就会出现保险丝熔断的问题,导致局部地区无法正常用电;而且风雨、雷电等恶劣的外界环境也会对线路造成影响;有些地区的电网处于空旷的地区,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线路破坏造成漏电现象。

(二)人为因素

电力线路施工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线路间距离的规划,如果线路间的距离较近,在一些恶劣天气影响下电力线路很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发生短路,同时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结束后,没有检查电力线路的松弛程度是否符合标准,很容易使电力线路与绝缘子发生分离而引起短路,导致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等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电杆折断,也会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三)管理因素

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线路进行定期检查,以及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如若工作人员在对电力线路检查维护工作没有做到位,就很容易出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解决,导致电力输送无法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的薄弱,也使得电力线路在运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二、提高电力线路运行安全的维护技术

(一)强化对电力线路危险点的有效维修

对线路检修方案进行有效的设计也是对线路检修工作进行保障的关键环节,所以,要想更好地提升线路检修工作自身的效率,就更需要对线路检修方案设计环节的严谨性进行提升,也就是在线路设计环节中加强对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完善。在此环节中还应该有效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对于线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重点检查。针对线路自身的实际情况,不仅需要落实现场检查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检修人员的日常检修记录进行管控,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电力线路更有效的保障。

(二)有效开展故障排除工作

在对电力线路故障进行有效检查的环节中,还应该积极开展必要德准备工作,从而根据相应的工作流程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检查。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借助分段检查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工作,对于可能会存在故障的环节进行检查和故障的排除,直到找到准确的故障点。在对分段检查方法进行使用的环节中,可以进行对10kV电路的检查,也就是借助故障点的检查方式进行详细探索,从而对整体工作效率进行有效提升。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安全风险的预警机制将安全提前预防,在危险发生之前将它扼杀在摇篮里。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前进行检查,事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另外,检修人员要加强对线路和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掌握和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应急抢修队伍,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发生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这样,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在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四)完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查电力线路的运行情况,减少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首先,自动监测系统可以检测绝缘子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高检修过程的效率和精确性;其次,这种实时定位的功能可以增加线路检修的快捷性,减少停电时间,防止大范围用电障碍的发生;最后,加强对新技术的重视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要求。

(五)加大对重点地区线路的检查力度

针对部分线路检修工作量大、地形复杂的特点,应当要求检修人员统一指挥、统一安排、明确分工,使现场检修人员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关心的工作关系在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安规》中的有关规定,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及检修技术措施。分配专人到作业现场对线路检修工作进行监管,检修前应组织检修技术交底,使检修人员明晰检修工作计划、内容、安全措施。

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到自然力、人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性,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主要要做好两件事情:即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故障排除工作。此外,要加强群众对输电线路的爱护意识,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用电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