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

2020-12-08 02:05:52李洪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李洪

(利辛县水利局,安徽 亳州 236700)

一、强化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意义

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已进入快速普及阶段。不同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不但能够帮助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单位面积农田的增产增收。然而,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实施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操作不合理或应用模式的不科学也会阻碍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或对农田的产量带来直接影响。为此,需要从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方面入手,及时优化和调整水利工程的系统结构与实施方式。首先,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是建设的最初目的,也是实施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来说,由于其规模较为有限,因此建设期间的总体费用一般不高。然而,科学合理的利用却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序推进和实施能够在惠及农民群体的同时,促进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推广应用更加倾向于切实改善区域环境及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重点关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切实提升农业产量和资源保护为根本目的。

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影响到农业领域的发展,也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联。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能够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的技术模式,同步推进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和持续进步。从政府角度来说,大中型河流和自然水域的治理和维护也可以借鉴水利工程的成熟经验。人工介入的农田水利工程可在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同时,保证农业生产的产量长期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之中。

水利工程的实施与运维工作会长期的影响农业生产作业的开展效果。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应用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其工作状态大多由一半闲置时间和一半运转时间所构成。而部分用于洪涝防控工程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利用率方面则更低。这也充分证实了处于备用状态水利工程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规范化的定期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突发状况出现时,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和作用。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质量的提升路径

(一)竖立科学的运维管理理念

从管理意识和思维的角度进行提升与强化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质量效果的主要途径。伴随着农业领域先进技术及现代化耕种的发展,农作物的灌溉方式已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这也充分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形式。而从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各事项的开展流程都能够影响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和生产的主要步骤。通过全民运维观念的养成,能够促使农民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才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者,只有通过学习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和科学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进而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加高效和稳定的灌溉系统。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是农民们热切盼望的,也是激发农民参与水利工程的重要契机。通过引导和促进农民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日常水利工程运维经验的积累,可在合理控制资源和管控成本的同时,帮助促成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并完善现代化运维管理体系

农村地区,特别是乡镇层级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为了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基层水利项目的开展和实施现状制定符合行业变化趋势的运维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前期的详细准备和资金方面的科学管控做到细致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计划。对于水利项目的实施及产权,可对其管制职责及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在后续的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完善和补充。通过激励制度的引导,积极协调农民、政府和基层组织单位之间的关系。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会受到多系统多层级之间互利合作的影响,要共同构筑起科学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并按照后续实际开展情况不断进行推进方式和系统结构的调整,使其更加匹配区域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管控需求。

(三)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系统

在大范围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区域,乡镇级政府在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主要来自于政策性的补助。通常是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规模而申请与之匹配的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而政府方面的资金补助毕竟十分有限。为此,在其他方面也应不断拓展和丰富筹资的渠道和经费的来源。可以进一步拓宽和丰富运维管理相关的补偿资金制度,并设置具体化的奖励项目。通过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充分激发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因工作动力不足或人为疏漏而导致的水利工程设备损耗,减少不必要的设备维修更换开支。还可以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等角度入手,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推进的初期阶段适当调整和缩减乡镇配套所占的比例,并在资金较为充足的阶段积极发起集约化的管理模式,避免后续投入使用后而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防止其对水利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带来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