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
(宁阳县第三小学;山东 宁阳 271400)
新课程改革要求当代小学教育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基于这样的背景,美术教学逐步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运用了童话绘本开展教学活动,绘本中生动活泼的内容以及精美的图画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课堂专注力,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创建形象生动的真实情境或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可以运用童话绘本创设美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水墨游戏》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水墨绘本《中国娃娃》创设“水墨”教学情境,《中国娃娃》绘本中包括诸多系列绘本,教师可以选择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绘本,如《小木马来了》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绘本《小木马来了》,创设真实的小朋友在游乐园里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旋转木马的样子,之后,带领学生共同对绘本中木马的画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水墨画”的内涵,掌握绘画技巧。在此过程中,真实的旋转木马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体会与理解“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课堂导入是美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该环节的有效性对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童话绘本进行课前导入,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其内容、风格等方面相符的童话绘本,例如:在《拟人化的形象》一课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包含将动物形象或植物形象拟人化的童话绘本,同时绘本的语言与图画要简单易懂,使学生通过对童话绘本的学习有效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知识储备,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绘画材料和绘画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为了实现童话绘本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绘画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材中包含许多不同风格与类型的插图,这些插图都与教材中的故事情节相对应,例如:《我们班级的标志》《我的老师》《五彩缤纷的生活》等。教材的这一特点与童话绘本相一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童话绘本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感受其中的故事情节,并对其中的情节有所感悟和体会,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对故事情节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实现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衔接。同时,美术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更多丰富的活泼生动、充满趣味性的插图作品,在后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素材,帮助学生巩固与扎实绘画的基本功。运用童话绘本还有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学生能够对独立形式的插图产生清晰的认知,并明确童话绘本与插图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对插图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不同学生对同一童话绘本产生的感受也存在差异,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绘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设计和创作,使美术作品具有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多彩的梦》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色彩较为丰富的童话绘本引导学生对不同色彩进行认知,并学会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创作以“多彩的梦”为主题的作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临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功之一,教师可以运用童话绘本引导学生开展绘画临摹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更多绘画技巧和布局。首先,教师在对绘画临摹教学进行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童话绘本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创作与绘画临摹有效结合,从而不断积累个人绘画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临摹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从而提高学生对临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对绘画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绘本中丰富的故事内容与生动活泼的图画形象,能够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冲击,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建立童话绘本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在对绘本进行欣赏过程中掌握不同的绘画技巧,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