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的合作学习开展策略分析

2020-12-08 02:05:52陈刚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陈刚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中学,江西 宜春 331100)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讨论成果,以小组的整体成绩获得教师评价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物理专业素养的作用。因此对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格外注意。

一、解析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且于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和发展。其主要通过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成绩,继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是目前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而其教育功能,更是涉及以下几方面,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强化学生承受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等。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以教学组织者、掌控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思路加以引导,使其能够保证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合作学习分组方式主要为自然式、差异组合式、自由搭配式三种。即自然式,是以同桌、前后桌为单位,将其划为一组,具有随时进行和节约时间的特点,较适用于物理教学课堂。差异组合式多由4~6人构成,小组成员由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潜力大的学生构成,虽然在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等角度均存在差异,但却可借助相互督促和相互影响的方式,解决各类学习难题,在实验探究、小组竞赛等学习中较为常见。自由搭配式则以学生自主结对为主,由于其关系较好,且兴趣爱好相近,多适用于物理小制作、自选实验等活动中。

二、在分组过程中考虑多重因素

合理进行分组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行保证。如果小组学生数量的分配不均,或者对物理的掌握程度处于一个水平,那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合理分组。

分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人数的控制,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其对小组成员的分配,要保持人数的合理性。因为人数如果较多,那么就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很多学生可能会被忽视,而一旦某小组的人数过少,那么也就无法达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每个小组的学生数量应该保持在4~6人左右,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过程。

除了人数的分配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等等,结合他们目前或近期的物理学习状态,对各个小组的组员进行相关调整,保持每个组内都有成绩好与成绩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如此分组能够让所有学生的认知思维都可以得到激活,更好地增强学习成绩一般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起到带动的作用。如果能够保持小组内的互助氛围,那么也就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保证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合作学习在独立学习基础之上,在适宜的时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但是依然会在合作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不善于思考,即使在小组成员都积极讨论下也难以真正融入进去,跟不上讨论进度,此时就会出现思路的不一致,最终影响学习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单独对这样的学生重新梳理一遍知识点,查缺补漏,并积极鼓励其勇敢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对于想急于找到问题答案而浮躁、急切的学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可以只得出一个问题答案,并不急于将所有问题答案都得出,从而缓解小组讨论的压力与急躁感,引导他们放慢学习节奏,告知其学习过程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在小组汇报阶段,一些小组讨论一节课最终发现是错误答案,会出现失落、沮丧感,甚至不愿意再进行合作学习,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告知他们每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都是在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的,鼓励他们勇敢接受错误,错误并非失败,同时,在课堂中告知学生不要过分注重结果,而是重在学习的过程是否积极,从而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更加从容地面对错误。

四、丰富多元化的物理教学课堂

其一,基础知识教学。以实际为前提的理论知识教学,是对知识点的迁移、内化,使学生能够对其予以全面掌握。对此,教师应在授课前,借助对教学问题的创设,鼓励学生对教学资料予以搜集汇总,但由于任务多、时间紧,若采取个体搜集的形式,则难以起到相应的效果,即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例如,在“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课程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电热器相关资料予以搜集,如内部结构、说明书和发热功率、性能参数等。为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则应要求其搜集由其他能源转变为热能的设备,如太阳灶、燃气灶等,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实现各组间的交流互动。其二,物理实验。物理学是将实验和观察纳入基础的学科,优秀的物理教师能够将演示教学、验证性实验转为学生自主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使学生能够在直观感受和体验的状态下,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魅力与意义。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所以一些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则能够较好地改善、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