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自主性

2020-12-08 02:05:52闫贺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闫贺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邢台 055750)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从阅读方面来讲,高中阶段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单纯的语文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知识文化的需求,如果学生具备了充分的自主阅读意识以及自主阅读能力,那么通过自主阅读他们的语文知识积累量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从写作方面来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动的模仿居多,而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就需要具备足够的个性特征,展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除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写作练习,还需要学生自己创设足够的机会去进行自主写作训练。因此,高中阶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正是符合学生写作质量提升这一需求的。

第三,从语文实践活动方面讲,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学生自主参加与被动参加活动的效果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由此可见,高中阶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侧重点分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此才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教师语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并不仅仅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更需要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对此,教师应跟随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以教材为基础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保障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教材中包括了诗歌、文言文、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利用网络拓宽语文教材,以点看面,结合文章特色,分析文章写作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背景,带动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知识,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语文教学的课堂需求。信息化的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探索和尝试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挖掘自己的潜能。

三、在质疑中强化反思

在质疑中强化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核心,在进行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也在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从中不断地完善,而与此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从教学中提出自己对新知的疑惑。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经过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学反馈教师能够进一步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思考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之处。课堂之后的反思侧重于从整个宏观上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于学生的课后练习有着直接性的了解,通过习题来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以阅读为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课内阅读教学,同时也包含了课外阅读拓展。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则要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恰当地融合。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量。

以《沁园春·长沙》一文教学为例,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意境深刻,描写的景色非常雄伟,通过仔细的品读我们不难体会出其中蕴含的雄心壮志。初中阶段我们就曾经学过《沁园春·雪》等一些著名的诗词,通过这些诗词的阅读、背诵我们能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情。基于此我们在课堂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内容拓展,将毛泽东诗词中一些比较典型的诗词篇章进行阅读和研究,如《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等等,从其中雄壮的诗句体会革命先烈的雄心壮志,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

在阅读与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诗词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能够从不同作者的诗词中感受到不同社会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进而发现语文学习其实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历史文化的学习,通过语文这一桥梁感受我国历史发展的一点一滴。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然后从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特征入手,如果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之一些切实有用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之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