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明亮
(江西省鄱阳县柘港乡云湾小学,江西 上饶 333100)
近年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力度,并对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转变。在此情况下,相关教育人员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融入到了数学教学中,并将原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以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有效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应用策略的优越性。围绕数学教学,教师要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技巧,要做到全面举例,将不完全归纳中的局限性走向普适性。在数学教学中要善用辨析,围绕合适的工具强化和理解概念表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要细化指导,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教学设计和准备,巧设练习,既是拓展,又是开放,满足学生不同的思维角度。通过渗透思想方法促进数学教学的目标化、显性化,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进行创新的概念的归纳,要给学生更充足的空间,让其在观察、比较、发现中自我完善,培养归纳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安排和设计等,切实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万事成功的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在兴趣的感召下自主探索知识,所以说兴趣也是强化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能力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措施有很多种如现实情境和故事等。其中融入现实情况是为小学阶段学生实行数学教学的最佳方式,也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属于趣味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式。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借助相应现实情境的融入,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一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融入具有童趣化的现实情境:星期天家长请了12名邻居到家里聚餐,让小东同学生去商店选择饮料,而在小东正选择饮料时,正遇到商店有选三赠一的饮料促销活动,小东也就参与了这样的活动,为所有的邻居都选择了饮料,此时提出问题,小东是用去了几瓶饮料的钱?学生在思考这样的题目过程中,不但不可能感到难度,而且还会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兴趣的提高,使其在兴趣的感召下,专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仿真情境中学生还会不由自主地充分发挥想象,从现实的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其对知识进行拓展,进而强化学生自主储备知识的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对于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来说,它要求教师要将原本就属于学生的课堂归还给学生。在此情况下,只有将新课改中的新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数学课堂的灵动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得到有效释放,这样留宿的学生课下才会自主学习、复习。基于此,相关教育人员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了有效研究:首先,教师应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实施。例如,在对四则运算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11×3”为例,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放在课堂中进行比较。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以后,学生探索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11+11+11=33;第二种方法是:先对11进行拆分,分别拆分为10和1,在利用分别相乘的方式进行计算。即10×3=30,1×3=3,30+3=33;第三种方法是:先将11拆分为4和7,在利用分别相乘的方式进行计算。即4×3=12,7×3=21,12+21=33。对于本题来说,这三种计算方法并没有优势和劣势的区分。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24×6或是33×8”等难度比较大的题目进行计算。就会发现,第一种方式下的计算方法过于麻烦,而第三种方式下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只有第二种方法能够满足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所以此方法成为了学生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在此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主动探索的能力,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强化。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充分表达,并引导学生将讨论过程中所得出的学习成果在讲台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够体会到探究合作的学习乐趣,这样课下自主学习的兴趣更浓。最后,教师应对寄宿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或是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问题进行点拨,以确保寄宿学生能够在对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进行熟练掌握。
总而言之,基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增强为学生实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强化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营造课堂氛围、适当指导、小组讨论等措施,促进学生体现要学习、要思考、自主探索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发展过程。保证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强化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