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洋
(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吉林 珲春 133300)
青少年学生天生爱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快乐,可以交到好朋友,可以学会团结协作。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音乐课堂也引入音乐游戏来进行教学,把游戏和音乐教学完美结合,让学生轻松接受乐理知识。音乐游戏的形式能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音乐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小学生由于年龄普遍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无法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长期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力普遍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更多关注课堂。基于此,教师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可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进而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的方式都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这样只有老师是主动方,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达到课堂的理想状态。在音乐教学当中较好地渗透音乐游戏,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身体的协调能力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可以利用音乐游戏,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中去。
音乐欣赏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所以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欣赏音乐,很难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倘若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游戏融入一些音乐歌曲,那么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音乐欣赏往往可以弥补其他音乐活动所选曲目在风格、体裁及艺术手法上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大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品位,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充实他们的音乐生活。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游戏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顺利的展开就要提升师生对音乐游戏的认识,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音乐游戏实施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融合。另外,教师可以进行音乐游戏实施的相关知识和流程,让小学生对音乐游戏有个很好的认识,一旦师生对音乐游戏都有较好的认识,就会降低音乐游戏实施的阻力。此外,可以让师生群体共同成为音乐游戏实施的推动者,这样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也能促使音乐游戏实施的有效展开,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音乐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们动起来,而如果是所有的学生都各自为伍的话,不仅会有一种“群魔乱舞”的感觉,老师们也难以维持课堂的秩序。所以,划分音乐小组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科学分配,每个小组中总要有一个能维持秩序的小组长,也要有能够一展歌喉的唱歌小将,这样分配,才能保证每个小组都能顺利进行。
音乐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欣赏和享受音乐。因为音乐成绩不计入考试成绩,所以用于音乐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一再地被压缩。而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那老师就要合理安排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例如,老师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美景,与此同时享受优美和谐的自然音乐。在时间和空间都充裕的条件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大自然里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学生只有正确掌握音乐节奏,才可以更加深刻地学习作品、理解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但是,以往由于受限于诸多因素,教师往往只靠死记硬背进行节奏训练,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难以获得良好训练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音乐游戏指导学生实施节奏训练,增强训练效果。教师在开始节奏训练前,可以先收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长长的汽笛声、缓长温柔的猫叫声、短促的狗叫声等,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使学生增强对这些长短不一的声音的认识。然后,要求学生闭眼聆听教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跑步声和走路声,引导学生通过跺脚和拍手等多种肢体律动方式将听到的节奏模仿出来,并在个人模仿的基础上逐步升级,通过同伴互动击掌或在行走、跑跳中完成队形变化,“玩”出节奏,最终帮助学生增强音乐节奏感。
情景表演是音乐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合理巧妙地运用情景表演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音乐课无论在低段还是在高段,教学的歌曲内容都隐藏着很多情节,所以,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们进行歌曲的编创和表演等活动,激起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当前的教育发展在逐渐成熟,音乐也会渐渐被列入重要教学当中,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是一味灌输,而是要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引领学生多样化地开展更多更丰富的音乐游戏活动。让音乐融入到生活当中,使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