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古县镇梁村小学,山西 晋中 030900)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畏惧、枯燥、无味,对数学没有兴趣,提到数学就头痛。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想象能力差,注意力又不能集中,这些原因使得他们的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就像“挑食”一样,明明这菜很有营养,很美味,家长一再强调其重要性,但是小孩就不爱吃,即使去吃,也不过是应付家长罢了。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是用足够地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吸引他们来学。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兴趣内容就成了我们探讨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
心理学家指出:“大家最感兴趣的东西最有吸引力。”现在的小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画片和童话故事了。所以我也当起了“孩子王”,经常去看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这样我在教学中把动画片里的人物和事情运用之中,和学生一起来讨论里面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授《吨的认识》时,我灵活运用《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来比较,光头强个子小,站在熊大魁梧身材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我把熊大比喻成“吨”,把光头强比喻成“千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吨和千克的大小,而且知道比成人大很多的东西和大型动物的质量要用“吨”。
当教师把这些让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教师借助肢体和象形物辅助教学,往往使学生易记难忘,肢体和象形物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学习过程,这与被动学习相比,它可以最大程度优化学习成果。实践证明,利用肢体和象形物符合小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不仅提高了兴趣,又促进了学习。
比如,我在教授《角的认识》时,学生很难分清锐角、直角、钝角,以往教学实际上是让学生死机硬背,二年级的学生忘性大,基本记不住,分不清。我上课时,用了三中手势:“二”“八”“六”。“二”像锐角、“八”是直角、“六”是钝角。学生通过和我一起做手势,一下子就明白了三者的形状,并且可以通过手势去区分角的种类。
还有,在教授《步距》这个感念时,通过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时的经典动作——走两步,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原来我们行走时,每步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当老师的只要从生活中去细心观察,能够找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象形物。稍加修改,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来,就是一堂完美的数学兴趣教学。
让学生在亲自操作或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
如为帮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大部分老师还在用摸球这种老办法,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目前最流行的“微信抢红包”的游戏。“抢红包”游戏有两种:一是拼手气红包,二是普通红包。这种游戏现在人人会玩,普通红包就是等可能性事件,无论怎么抢,大家都是一样的。学生在做游戏的欢快中明白了“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
其实,学生在游戏中还会有很多新发现,有可能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理解的,远比教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儿歌语句简短、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形式,充分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
如教学《大于、小于》时,可给学生出示儿歌: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表演活动,通过让学生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表演中设计悬念,让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老师可以把多媒体广泛作为一种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多媒体教学中会融入大量的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资料,这大大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使孩子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多一点让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多一点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的设计,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想要充满“我想学”的氛围,我们老师就应不断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挖掘身边的例子。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