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方法

2020-12-08 02:05:52董艳花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董艳花

(河北省涞源县燕赵学校,河北 涞源 074300)

一、基于趣味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新趣味的导入

小学生身心结构尚处于发育初期,心性不定,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语言、思维、注意力很好的控制,好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从上课开始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会开始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所以在上课开始的5-10分钟,应该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开始的这几分钟,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或者手工做一些课堂小道具,把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强烈激发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开发他们的动脑创新思维,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趣味问题的设立

为了学生更加深入感知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趣味性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去阅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对于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好汉查理》一文,老师可以设置提出“查理看起来是个调皮、爱捣乱的孩子,为什么查理在杰西心中却是个好汉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去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中心。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同时也要达到有趣味能让学生充满好奇的目的。

(三)趣味游戏的设计

小学课文大多生动有趣、篇幅短小,还有许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掺杂在其中。这些生动有趣的课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寓言故事课文教学中,可以提出让学生分角色去扮故事中人物,让学生可发性思维去思考,“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怎么做、从角色中得到了那些启发”等等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小游戏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焕发活力。

二、基于趣味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主导课堂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时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着内在规律却又独具个性特征的完整生命个体。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被别人肯定、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等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把启发式教学法与趣味教学法结合并用,抛出一些简单有趣、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与团队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探求真知的趣味感,从而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求知的快乐。教师要注意,设计的活动、问题的都不能超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也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动一动脑就能收获胜利的果实”的乐趣。以三年级下册教材《画杨桃》教学为例:教师课前准备一个杨桃,上课开时教师拿出杨桃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又来了位新同学,它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杨桃”(创新趣味的导入策略)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它有关,同学们看见课文题目想知道什么吗?”学生1:“我想知道杨桃谁画的?”学生2:“我想知道画杨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3:“我想知道作者在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现在你们都是小侦探,看看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各种猜想,使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自主找出问题答案。这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老师与学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自由式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融入游戏互动环节。一方面可以利用设立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搬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展应用趣味教学法教学。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乌鸦喝水》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五分钟课文,然后,老师把学生分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共同谈论课文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建兴趣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兴趣活动方法实现趣味教学,有效的运用创建兴趣活动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对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5]。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不当会使大多数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一旦开始了积极大胆地说,就很难保证课堂纪律不出现混乱。这样一来,教师对于控制课堂纪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但影像了教学进度,而且还不能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特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议教师在运用趣味教学法的时候,要对学生提出几点纪律要求,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适当地对纪律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建议教师把纪律这一条纳入考核评比结果的范围之内,把课堂与一定的奖罚机制结合起来,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培养学生能及时集中注意力听课,控制自己课堂上言行举止规范的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走入到小组中,提问或者指导与学生活动,并且随时观测学生的活动进度,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活动中。活动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小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