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8 02:05:52王万江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王万江

(毕节八中,贵州 毕节 551700)

引言

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体育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体育课堂运用拓展训练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案,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一、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满足体育课程改革要求

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时,为了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采用拓展训练方式,可以实际满足初中体育课改需求。创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适应初中体育教学需求

体育作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教师积极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能够更好地顺应当前初中体育教育需求。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意识,逐渐加强学生的凝聚力,有效提升社会效益。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案

在开展拓展训练前,需要体育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并根据体育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例如,教师在开展篮球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篮球运动涉及了球技、战术、体能等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方面体能指标,有效地进行拓展训练活动。为了顺利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践,以及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丰富技术体能应用方法,使学生深刻了解到拓展训练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和学生注重拓展训练活动,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训练活动,有效提高学生体能。通过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案,保障篮球训练效果。

(二)丰富体育课堂拓展训练内容

只有学生保持健康身体和良好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每项学习任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前,应逐渐完善体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创新以往应试考试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合理运用拓展训练活动,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同步前进拓展训练项目,教师在课堂上应将班级学生合理分为若干纵队,通过绳索连接同侧的脚腕,引导学生共同前进。开展同步前进拓展训练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再例如,教师在开展双人足球活动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相邻两个同学的脚绑在一起。在开始比赛以后,每组成员需要互相团结,才可以抢断对方的足球,并提高对方球门。通过教师积极开展拓展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锻炼,同时还能考查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进行双人足球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同伴的速度以及学生的协调能力。采用这种拓展训练方式,将拓展训练和足球训练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给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展训练中团结合作作为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时,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具目的性,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过程中,合理采用竞赛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参与拓展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协作能力。例如,教师采用爬杆接力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不断锻炼学生体力,并培养学生的凝聚力。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过程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找寻灵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式训练方式,能够使参与者更好的体验其中的理论,并且获得一定的感悟。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讲,还应该加强对该种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应用,以便使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