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2020-12-08 02:05:52程红霞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程红霞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郝桥镇梁庄学校,河北 邢台 054400)

叶谰教授曾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遭遇到自己的教学计划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而是出现意外的生成,此时,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里、耐心的倾听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因势利导,巧妙展开二度教学设计的决策力,其中教师的设问至关重要。

一、设问创新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课堂上“精彩瞬间”的出现与否仅是教师一念之差。因此,教师应善于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适时地进行“生成”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生成的有利时机,以灵活的策略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动态生成。

《认识百分数》这节课试教多次,当出示投篮总数后,学生一般都束手无策,于是设计通过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比比谁投得更准”来启发。但实际上课时,我耐心倾听学生发言,没有急于提醒,希望慢慢将学生引到比较命中率上去。可当有一个学生提议先将最差的淘汰时,无形中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朝比较没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这一方向前进。

生:我认为谁投篮水平最差就先淘汰谁,首先可以排除3号队员,他有7个没投中。

生:(支支吾吾):但1号队员和2号队员没投中的个数都是三个。

生:可以算出没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比较。

通过计算,生1发现开始猜测3号队员投篮水平最差是错的。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有的,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又不失为一条好的思路,何必非要比较命中率呢?实践证明,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方法他们更感兴趣,更为主动,他们在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建构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二、设问激发学生潜能

课堂上教师的精彩,应该转化为学生的精彩。如果精师的精彩游离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状态,就会变成对学生的抑制。

《认识百分数》这节课试教时学生列举的百分数实例大多是服装吊牌、酒瓶标签……而且感悟意义、集体交流时大都是诸如56%、75%等百分数,将这些实例呈现给学生略显单薄,于是试教中对于百分号前面的数比100大或等于100的,百分号前面的数是小数的百分数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如优秀率、及格率等)加以补充介绍,以完善学生的认识。但实际教学时,这群活跃的学生居然先说出了一些特殊的百分数。

生:这是一件衣服的合格证,成分:棉75%,涤25%。棉是这件衣服布料总重量的75%,涤是这件衣服布料总重量的25%。

生:这也是一件衣服的吊牌,这里的100%表示棉是这件衣服布料总重量的10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棉布料。

生:听老师说,这次测试我们班的优秀率是85.6%,这里的85.6%表示得优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85.6%。

生:……

师:(板书出学生交流的几个分数)同学们带来的百分数真丰富,意思说的也不错,那观察一下黑板上的百分数,再想一想平时听过的、见过的,还有没有更特殊的百分数呢?

生:老师,还有,听爸爸说,有的商品利润极高,达到百分之几百。

生:这样的百分数我也听过,比如说工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105%。

……

这时已完全没必要再刻意介绍我准备的那些特殊的百分数。一句富有挑战性地问话“还有没有更特殊的百分数呢”激起所有学生继续深入探寻的欲望和潜能,他们又最大限度地搜索自己的记忆,在头脑中掀起一阵风暴,短暂沉默后的爆发便说明了一切。这样的精彩得益于教师适时退出和适度放手,这在成就精彩课堂的同时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设问拓宽学生视野

成功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要想在课堂上获得成功,使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前便必须做充分准备,正是有了对文本、学生理性分析所奠定的基础,才激发了师生的灵感,实现课堂上的灵光闪现。

《认识百分数》这节课中关于百分点的介入就是明显的例子。

生:老师,我想问一下百分点跟我们学的百分数同吗?

师:非常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这位同学平时一定很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相信还有不少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过或看过“百分点”的说法,“百分点”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来了解一下吧。刚才说到“青少年肥胖率东北地区最高,为百分之十三点二,华北地区次之,为百分之十二点二”,根据这一信息,我们就可以说:东北地区青少年肥胖率比华北地区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用13.2-12.2=1,而不能说东北地区青少年肥胖率比华北地区高1%。能听明白吗?

生:明白了。

上课时,当我刚开始总结,正准备按预案布置调查作业时,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质疑百分点是怎么回事。这时断然回避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渴求是我当时的首选,于是便抛开预设,转而介绍百分点。无疑,百分点的介入拓宽了全体学生的视野,这样的教学也不再唯教材是尊,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深化了其对百分数的认识。

学习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展示学生思考的自主行为,但是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握住学生的思维灵动,正是因为如此,常常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所以,我们设计教学预案时也不能精细地规定其全部的细节,而只能弹性处理,预设粗线条、框架式的教学方案,以便为二度教学设计留下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课堂时刻迸发出意料之外的火花和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