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琴
(江西省乐安县第七小学,江西 抚州 344300)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情境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而且能促进新课改实施的顺利发展。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创设相应的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图片投影等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学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下,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促进着教师手段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优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设直观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和展示语文知识,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创设出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从而优化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与感知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们阅读了一遍课文,让学生们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笔者问道: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大家觉得里面课文中介绍的石头神奇吗?学生们听到笔者的问话后似乎很不感兴趣,这时,笔者打开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几种“奇石”,当多媒体中呈现出了奇形怪状的石头后,学生们纷纷产生了兴趣,这时,笔者又向学生们问道:同学们,大家觉得这些石头神奇吗?它们分别像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笔者的问题。这样一来,在教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走进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深刻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经历的各种事件以及在当时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语言单方面的描述难免有些牵强和不足,但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角色扮演法”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合理地将文章中的角色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认真扮演好文章中的角色,尽可能地将自身融入到文章中的角色里,每每到这个阶段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课堂学习氛围更为丰富、活泼,同时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课堂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看问题,总能带给教师惊喜。比如,在《负荆请罪》的教学过程中,扮演廉颇的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人物在文章中的整体性格特点,且能够举一反三,同时指出他是一个大丈夫。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明显增加。
情境的创设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构思如何进行情境的创设以及如何理解编者的意图等。另外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如何利用他们有限的生活阅历更好的学到知识?教学活动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育者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才可以做到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考虑学生,真正做到备课本,备学生。这和传统教育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搭配模式有所不同,以往课堂中,教师考虑更多是如何传授知识,但是情境教学使得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更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上,增加了受众,真正实现了教育活动是需要师生配合完成的,而不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的“独角戏”。从这个角度来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一大进步,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游戏是小学生们喜闻乐见和乐意为之的教学活动形式,游戏情境的设置与创设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与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需要以语文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找准游戏与语文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创设游戏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游戏情境。在课文中,学生们知道一只青蛙从井底向上看天,所以觉得天很小,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青蛙”看到的天,笔者让学生们用手形成半拳,然后从半拳中的小孔向外看,感受视野被遮挡的感觉。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游戏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尝试和探索。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全新教学观念,运用创设直观情境、设计游戏情境与利用角色扮演等方法和策略,来实现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家教学中的应用,极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