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创意美术课堂实践探究

2020-12-08 02:05:52冉三春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冉三春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山东 肥城 271613)

引言:让创意走进美术课堂,是新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顺利推进依托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开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利用丰富多样的材质,通过积极动手、动脑,激活发散思维,放飞想象,创作出充满创意的美术作品。

一、创意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意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中学时期的创意,它可以使学生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使学生超脱真实与现实。创意是中学时期的一种明显特征,它可以不受任何羁绊,在创意的空间任意驰骋。有了创意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机械学习,更不再是按部就班的机器人,有了创意学生会自主的合作或独立思考完成一幅作品,有了创意学生会更加喜爱美术这门学科,因为在制作绘画大胆的创意中学生会重拾自信,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更加地贴近自然热爱生活,在这段过程中他们会更快地成长起来,更好地发展下去。

创意所涉及的范围广作用大,它在教学中尤其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创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初中教育中综合学科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那么美术的重要作用即是它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使学生接触到华丽的语言,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二、初中创意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一)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般而言,教学传播媒体是教学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倘若没有教学传媒,教学活动也就无法保证正常开展。一般而言,美术也被称为视觉艺术。也就是说美术在创作以及欣赏的过程中是需要通过视觉来完成,例如形象、色彩、空间等都属于视觉直观性的特点。该特点也就深刻体现出媒介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将生动、形象的美术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以外,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倘若教师盲目增加课程内容,学生便成为了娱乐的观众,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很多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过多考虑哪些教学环节能够融入多媒体教学,未充分考虑成本和效能间的关系。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考虑实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多媒体教学要秉承“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实现教学传媒的最优化。

(二)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方面有着强有力的优势。学生由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深入了解了解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特点与美术教学内容中具体知识的讲解相结合,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美术是一门艺术类教学课程,对美术作品外在呈现和内在情感的理解也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发表的个性化的艺术作品赏评意见,给予尊重与肯定意见,激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宽松自由的评判方式

相比于理工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美术学科的答案却不是那么唯一。因为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的精神完全处于一个自由的状态,对于美术作品直接施加在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因而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经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面对学生大胆地创造性作品,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所有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评价学生的想法。如绘画技巧、整体构图、内在情感等,提出并给以肯定,避免学生的作品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建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对于较为不同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包含的亮点,在学生互相评判的过程中,学生不同思维碰撞出来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创意美术制作材质

对于表现意识与精神的美术作品,采用怎样的绘画技法和材质,可以充分体现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一主观性往往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这也是由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而决定的,而这恰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绘画材质的不同,往往可以决定美术作品的表现语言、表现风格、审美角度。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所创作的《永恒的记忆》就巧妙地运用了变化材质的方法,将“钟”的坚硬外壳改变为软性材料,表现出一种疲软、无奈的状态。在美术抽象语言中,材质的变换对激发创作灵感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在“画‘说’空间”这一课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彩色卡纸拼贴音乐器材——大提琴,然后在创作阶段引导学生用“点面结合”的组合方式展现桂林山水。通过创意美术材质,还体现在将不同质地的物体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奇异的视觉效果。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加入自己的理解,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鉴赏的动力,缓解学业压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语

总之,好的美术课堂离不开创意,好的创意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今后的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无限创意,从而打造创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