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龙
(贵阳市百花坪小学,贵州 贵阳 550001)
引言:教育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教育兴则国家兴”,可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综合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为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教育工作不断调整核心内容与目标,从双基教学发展为如今的核心素养观素质教育体系,已经历经了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而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多个方面,如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其中提问能力是其他能力养成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问能力非常重要,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要素之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数的基础能力,如对数的基础感观能力、对数的基础学习能力等等,从中凸显出的基础性也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诠释。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这对于塑造学生逻辑思维非常关键,同时,当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兴趣以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也就形成意识萌芽。然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有限,在探究之路上必然要面临一些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是否能够正确质疑,都取决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能力培养来强化学生的提问思维,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和不解时敢于表达疑惑,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疑惑作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节省教师来了解学生疑惑点的时间,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我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人地位”的教育模式,其中就需要学生具备自主提问的能力,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后,我国现代教育才能得到创新和进步,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会“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初步接受教育,对课堂教学需要慢慢适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教师逐步引导才能走入融洽的状态,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以教学氛围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解除学生内心防备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对小学生具备充足的耐心,能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拒绝差别化对待学生,将自身的位置与学生处于同一水平上,增强自身对学生的亲切感,那么学生也会乐于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获取知识。教师可从日常的教学用语中加以改变,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方面的知识时,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慢慢培育,学生初步接触轴对称图形必然有所困难,当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时,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学生自信,如“真棒”等等。在课前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预习作业,在课中时由学生主动来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成果就能够准确的找出学生的疑惑点在哪里,那么教师在教学时也能更具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并在课后作业时有的放矢的强化练习。教师可在课中设计“全班提问时间”,并向学生安排课堂检测任务,若学生的检测未能合格,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的疑惑点,再于“全班提问时间”之中让学生自由表达疑问所在。教师可在课后时与性格腼腆不爱交流的学生进行谈话,打消学生的顾虑,给予学生学习自信。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那么学生才会在无法得出正确答案时,主动来寻求老师的帮助,向老师提问,如他不懂怎样将平面图形沿对称轴对折,或是不明白对称轴的含义,学生首先要敢于提问,敞开心扉,才能接纳更多的知识。
当学生敢于提问以后,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做出巧妙的设计与安排,力求让学生的提问更加精细,所提内容更具探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不是都具有探究意义的,一些问题甚至并不需要教师解答,学生只需通过认真的思考就能获取答案,若教师未能对学生的提问能力做出培育,那么学生就极有可能在提问中形成依赖心理,每次遇到问题都不动脑思考,直接向教师发问,那么提问的作用就大大降低,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全盘应接学生提出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创设出巧妙的问题情境,启蒙学生的质疑思维。如在“梯形”的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联想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求出等腰梯形的面积,学生提议将等腰梯形切割为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长方形,教师提问是否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学生便陷入沉思,向教师求助,教师在点拨学生的时候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旋转到另一侧,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梯形的斜边相对拼合,得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这时教师在总结公式的过程中故意忽略了“”,学生马上提出公式与推导过程存在差异,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情境设定启蒙了学生的质疑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结束语:教师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从启蒙意识、强化思维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知识学习拥有独立的思考与想法,那么学生才能善于发现学习中的差异,而不是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囫囵吞咽。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要塑造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要为学生能够自主提问而努力,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