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鑫
(山西省孝义市第七中学校,山西 孝义 032300)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翻转课堂是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一次革新。将网络信息技术带入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将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在课堂中,从而促进学生物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活动,通过论述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带来的重大优势,提出关于如何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建议,从而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前观看教师关于课堂知识的讲解。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老师不会再进行重复讲解,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点的深入探讨互动中去。
和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而翻转教学课堂模式,更注重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通过互动探讨来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立足于课堂中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科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完美结合的产物。这一模式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资源上,翻转课堂依靠于网络信息技术,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呈现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校园教学资源,节省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教学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视觉、听觉带来的冲击力,将物理学的知识以视频、PPT、动画等各种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极大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本意是,将课堂的有限时间全部用在学生和老师对物理知识的深入合作探究、答疑解问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自学有关的物理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将课堂时间主要留在老师对学生所学疑问的解答、学生和老师对某一知识点深入分析和探讨,这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析,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对老师来讲,也能促进物理教学活动的结果取得重大突破。
学习任务的拟定,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来说十分重要,甚至能直接决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所以物理教师在拟定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各方面的因素,慎重拟订,已达到良好的教学结果。
学习任务的拟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目标、趣味性来进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提前布置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在课外观看提前录制好的微课,根据录制好的微课,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在下一节课堂活动中,将自己的疑问、老师布置的任务等与老师进行探讨。
而这一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拟定则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趣味性、教学目标等来进行。若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则拟定的教学任务可以偏难点,相反,则偏容易点;而且要结合趣味性原则来进行拟定,否则的话,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去观看微课,也引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知识点《光现象》中,老师要先知道学生对光的了解状况,并结合有趣的实验,来进行微课录制,并设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课前观看完微课,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将自己疑惑的知识点总结起来发给老师。而老师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点,将其作为下节课课堂的重点探讨内容。
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并对这些观点和看法进行鼓励,然后再说出其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在课堂活动过后,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对难点的疑问,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其牢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其对知识点进行再次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翻转课堂具有传统课堂难以企及的优势,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自运用以来,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而老师需要不断采取措施,有效地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物理学习课堂中去,让物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