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

2020-12-08 07:27:44毕圣囡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克孜尔人物造型石窟

毕圣囡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发源地,也是东西方雕塑文化的交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不仅有东方绘画艺术的沉静、空灵和清静,还有着西方绘画艺术的造型、透视、色彩和图式,所以克孜尔石窟在中国传统美术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被誉为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经典。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不仅有着曲铁盘丝的线条、浑厚有力的笔法等,还有着极具装饰性的构图、气韵生动的空间等,这些对于当代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龟兹是地处新疆的沙漠地区中的绿洲国家,也是资源丰富、文化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的西域古国,东汉时期班超立白霸为西域王,并在延城设立西域都护府,此后西域获得了近千年的稳定发展。克孜尔石窟壁画是龟兹文化和佛教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处于中西方文明、农耕和草原文明的交汇处,在绘画语言、绘画风格、审美意味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这些使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画语言对现代绘画艺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克孜尔地区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很容易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冲击,所以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着装等都比较开放,人物造型比较精准,人物肌肤非常圆润,这些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所形成的独特审美风格。从总体上看,这些壁画人物形象大致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裸体形象居多。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裸体人物形象数量庞大。比如《佛传图》以佛祖决意出家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净饭王百般挽留佛祖、让宫女以各种方式侍奉佛祖的场景,充分体现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世俗性、现实性等,体现了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的现实美。其二,人物形象本土化。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具有头部扁圆、颈部粗短、五官集中等特征,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以木押头,欲其虒匾”的特征,充分体现了龟兹人在绘画人物造型中的偏好和追求。

二、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的艺术风格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构图造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常常可以看到灵动而严谨的人物造型,人物的躯干和四肢都是几何形体,手臂和腿部都成了圆柱形,躯干内部的留白衬托了人物繁密的服饰。在人物造型中画面富有节奏感,构图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这些人物造型中可以感受到画面所传达的宗教意味;壁画中人物的形态比较瘦,瘦长的身形呈现出内在的精神美和力量美,这些表现了艺术家对人体的提炼与总结。此外,克孜尔石窟壁画采用菱形的装饰性构图,这种由山水图式演化而来的构图往往能够创造独立的空间效果,并与传统构图形成强烈的外形对比,从而凸显了壁画构图的装饰性效果。

(二)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线描语言。在克孜尔石窟中线条是塑造人物形体、勾勒人物外形的重要语言,也是壁画中最难以驾驭的绘画语言。克孜尔壁画的用线深受中亚和印度绘画艺术的影响,并在与龟兹文化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龟兹画风。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用线并不像传统绘画中的“骨法用笔”,更加重视线条在画面中的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使线条成为塑造人物形状、呈现整体画面效果的重要方式,醒目的线条往往能够增加画面的装饰感和宗教意味。比如在《佛传图局部》中曲铁盘丝描的用线就有着“小而笔紧劲”“大而有气概”的艺术风格。此外,克孜尔壁画中的线条多为屈铁盘丝与曹衣出水,往往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硬朗古朴的线条强化了人物的造型结构和外部特征,使壁画中人物的骨架、外形等好似“屈铁”,服饰和衣纹好似“盘丝”。比如38号窟中的佛像就以曹衣出水为用线风格,人物身上瘦骨嶙峋的肌肉显得刚劲有力,饶有韵味。

(三)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色彩语言。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色彩简单大方,虽然多是大面积的蓝绿、白色、灰色等色块,这些色彩往往能够创造较强视觉冲击力,但是却并不会让观者产生浮躁之感,反而会产生一种装饰性的色彩效果。在克孜尔石窟中虽然石窟壁画已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壁画中的色彩依然非常鲜亮,具有色相如天的纯净之美,如224号石窟中青色的背景、绿色的帔巾等依然色彩鲜明。此外,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用色深受小乘佛教的影响,用色多以青色、绿色等冷色调为主,为了不使人物形象过于冷清,石窟壁画中还使用了许多土红色、赭色,使色彩对比鲜明、和谐统一。

三、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现代性转换的意义。

1.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技法对现代绘画的意义。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艺术形象的,画家以主观性的情感表达创造艺术形象,往往能够带给观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多以“鸟瞰式”的方法创造“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效果。克孜尔石窟壁画是依靠造型、色彩、线条等塑造视觉空间的,不同形体的组合方式往往能够营造出不同线条关系、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创造不同的视觉空间效果。在克孜尔壁画中人物多以裸体的方式呈现,这些与中国传统绘画中造型简单、注重写意的人物塑造方式大不相同,凸显了人物形象的动态美。石窟壁画中的菱格画表达方式不仅创造了装饰性的画面效果,还在方寸之间传达了宗教教义,增加了石窟壁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些人物的面部造型具有“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也”的特征,这些展现了龟兹国人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思想对现代绘画的意义。在唐代以前民间美术多以传统美术为重要艺术方式,宋代以后文人画、水墨画等才逐步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流。克孜尔石窟壁画虽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流形态,也没有很好地融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中。显然,深入分析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画语言并将之融入现代绘画艺术之中,有助于推动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此外,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中,常会产生一些新奇、独特的绘画方式,这些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往往具有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的现代价值,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汲取精华,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绘画语言、绘画风格。比如张大千就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汲取营养,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用色、造型、用线等风格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带有浓重装饰意味的绘画风格。

(二)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方式。首先,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气韵生动、以形传神等,通过描绘人物的眼神、耳鼻等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些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营造方式具有较大差异,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人物身体多是裸露的,身体动作幅度较大,人物外形也偏重于写实,线条优美且流畅,人物形象的质感非常明显。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用色借鉴了西方绘画的用色特点,壁画的红色、黑色、白色、绿色等色彩都带有浓郁的西方绘画意味,比如黑白相间的肤色能够增加画面的装饰性,带给观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展现龟兹国不同人种的特征。所以,应当推动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用色、用线、造型等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将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融入绘画创作之中,以克孜尔石窟壁画推动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也可以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人物着装等用于绘画创作之中,优化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色彩及造型方法。其次,克孜尔石窟壁画深受佛教轮回思想的影响,壁画内容多传达佛教的缘起性空思想,画面图式和空间非常自由,诸多石窟壁画组合在一起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带给观者一种精神归属感和内心愉悦感,这些为当代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当代中国绘画的题材选择和主题选取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所以应当推动克孜尔石窟壁画绘画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使克孜尔石窟壁画语言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龟兹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绘画题材、绘画风格、绘画语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当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当深入分析克孜尔石窟绘画的语言特点及与语言风格,推动克孜尔石窟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

猜你喜欢
克孜尔人物造型石窟
克孜尔石窟第189 窟、190 窟调查简报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12:06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少儿美术(2019年2期)2019-12-14 08:02:10
苗家织女(123cm×122cm)
云南档案(2019年10期)2019-11-05 07:44:48
夜宿石窟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龙形象探析
敦煌学辑刊(2017年3期)2017-06-27 01:07:04
夜宿石窟
李逸之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