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楠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沈阳 110004)
新时代实施辽宁振兴发展战略的实践告诉我们,灵魂在创新、出路在改革、希望在开放、核心在项目、保障在环境,但关键还是在人,这个人既包括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又要有一批素质优良,善于并敢于创新的各类人才。
引进人才意识不够。好的企业不仅仅是有好的项目、好的产品、好的销售手段,真正的奥秘在于企业领导的人才意识比较先进,可以重金引进了国际国内顶尖的人才,或用诚意吸引打动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有些领导者做的远远不够,他们仅仅认识到人才是重要的,只是停留在认识和形式上,并没有真正付之于行动,甚至于有的领导在心里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重用人才意识不够。有的单位存在重引而不重用,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导致人才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单位领导出于形势需要,花费不少资金引进了人才,但是由于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对人才进行进一步的跟进和使用,导致出现有人才而不被举荐,甚至出现部门上级排斥有能力的人才下属等情况,最终导致人才的价值得不到真实体现,人才无法施展真正的能力而选择沉默或者另谋出路。
留住人才意识不够。由于某些单位上层领导的人才意识不到位,不能全力给人才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不能积极帮助人才解决待遇等基本生活问题,导致好的人才无法安心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其能力大打折扣。
存在人才不能准确定岗的情况。有的单位因为现行选拔和任用制度、人员岗位指数配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有的人才没有被给予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岗位与人才的能力不匹配,浪费了人才的能力,也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也备受打击。
人才发展空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能力的发挥。辽宁目前整体经济形势较之前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较发达省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一些高层次人才缺少施展才能的平台和载体,也导致了可供人才创新发展的空间较为狭小。由于交流平台和载体的欠缺,使人才的流动性受限,导致了人才作用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激励机制尚不足,制约了人才发挥能力的热情。虽然辽宁已经出台了很多激励人才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多年来固有的观念和机制体制影响,导致有些激励制度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的单位还没有意识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不重视激励机制建设,使人才缺乏动力,从而导致能创新而不创新,能混一天就混一天的懒惰思想,不想作为,其真正的能力和作用难以发挥。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从思想上树立人才是治国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的人才意识和理念,真正认识到人才是新时代实施辽宁振兴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根据振兴大业的需求,不断学习发达省市先进的人才引进和管理经验,努力吸引人才、招募人才、使用人才,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激发引进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使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从辽宁振兴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拓宽视野来发现人才、招募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要打破机制体制障碍,加强纵向配置和横向交流,为表现优异者创造选拔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上升通道,使其可以有机会去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研究打破身份制约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岗位专业素养要求,以及干部学历、专业资质和工作经历等多方面进行专业测试和评估,增加优秀人才的发现渠道,从而能够使人才真正得到人尽其才。
深入了解人才,挖掘人才潜能,使人才和岗位真正匹配。要坚持用当适任,认真了解掌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把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使人才能够匹配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实现人与岗的完美结合。要坚持用当其时,挖掘每位人才潜能,及时发现、大胆起用各类优秀人才,使人才在黄金时期充分施展才干。要坚持用当尽才,扬长避短,让各类人才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得以施展拳脚、各展其长。要做到用人不疑,给人才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
坚持培养人才,实践人才,不断提升人才自身能力。一是要继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只有持续不断的开展人才培训,才能保持其知识常新、思维常新、意识常新。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培训力度,高端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引擎,利用产学融合、海外深造、岗位轮换等多种手段进行培养,使其能够不断增强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广泛培育人才队伍建设载体,推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切实发挥基地、院校、人才服务中心等主战场作用,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继续加大人才实践力度。人才的成长离不开锻炼,实践长才干,历炼出人才,广大的基层永远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要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做出的决策才会是科学正确的,考虑问题才会全面周到。
健全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打造人才交流平台。要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加强制度和规范化管理,促进人才合理科学流动。一是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对人才流动的导向作用,积极筹建便于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各类人才信息库。二是探索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体系,探索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建立人才能够自由转换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流通平台。三是通过创新机制促进人才流动,探索通过引进、晋升、竞争等各种方式,为人才提供展示舞台,使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打破岗位终身制,形成竞争流动的局面。四是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利用公共服务信息打造人才信息交流平台,推进人才资源共享,挖掘人才市场潜力,提高人才的流动性和选择性。五是选择创业载体加强人才流动,通过创办高水平企业、实践基地和功能园区等各种载体,吸引人才流入。六是加强人才流动规范化管理,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规范人才流动,防止恶性人才竞争和过度人才流失,避免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
不断优化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人才动力和活力。一是构建与辽宁创新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给人才创造发展空间和展示的渠道。打造创业平台、留学生归国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等等的创业服务中心,在投资融资、金融服务等方面大力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吸引能够汇集科技、管理、资金等要素的创业型领军人才来辽宁创业,鼓励重点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进入研发机构、组建创新团队,研发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保证激励形式的多元化,运用多种手段,实行有效的激励,以达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要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除了物质激励之外,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精神激励内容,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对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必要的荣誉称号,对于具有领导才能、群众拥护的人才及时给予考察和关注,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注重动态管理的激励制度设计,激励高层次人才最大程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二是构建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创新人才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使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获取一流的报酬。探索建立多元化分配机制,支持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业绩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各类优秀人才实行项目招标、新品销售提成、股权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对在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技术带头人,实行技术入股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度,实现企业和人才的互补共赢。建议财政设立专项基金,对来辽宁创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资助,对创新创业功臣、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一是要制定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对各类人才的总体目标、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进行远景规划并提出具体措施,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要随时了解并掌握辽宁省人才总量、结构分布、需求缺口和在外地本籍的知名人士等,在此基础上要对振兴辽宁的相关目标和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围绕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形成合力。二是要构建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推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在创新创业支持、工作生活待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完善提升。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像发达省市学习先进经验,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生活创业环境。对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享受人才引进的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推行“专员制”服务模式,实行特事特办,在住房、科研启动经费、家属随迁、子女入学、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全程化、个性化、保姆式“一条龙”服务。对事业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以探索采取适当增加编制或先进后补等方式进行。对本地籍贯的外地人才,建立相关资料库及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吸纳外地人才对家乡发展提出建议,激发这些人才关注家乡发展的热情,同时积极鼓励并支持他们回省创业或引进项目。
三是要为各类人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与各类人才的沟通交流,通过了解人才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及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基础上,为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统筹开展好专家人才疗养、休假、体检、慰问等活动,精准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做好日常跟踪了解和服务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人才工作,营造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社会环境,使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让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
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监督机制。对刁难人才、吃拿卡要的行为要坚决查处;杜绝看钱用人、看权用人、看脸用人的陋习;加大教育力度,规范人才制度管理,强化人才意识,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管理监督制度,为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作用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