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江西 南昌 330000)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波乾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唐诗作为华夏五千年思想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之瑰宝,譬如《春晓》、《咏鹅》、《静夜思》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
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便引领了这样一股风潮,带动全民重温唐诗宋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我们热切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发自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诵读唐诗经典,是一种书香的情怀;诵读唐诗经典,更是成长升华的过程!自2016 年下学期以来,我园一直深入开展“唐诗进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智慧和潜能,不断提高师幼的人文素养。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一年多的熏陶与学习中,我们和幼儿共读唐诗,在读诗颂典中共成长。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每一首唐诗里都藏着一幅幅或意境、或情节、或情景的画面,我和幼儿在共同学习唐诗的过程中领略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月光之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之美、“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日之美……
例如在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之前,我们先一同欣赏江南的美景: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到了春天,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我们一起感受到江南之美,最后发出感慨:江南是个好地方!由此顺利引出这首唐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诗词内容。
当我们去景区游玩或者看到唐诗里出现的画面的时候,我和幼儿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
唱诗、演诗是将诗、乐相结合,以优美的旋律、美妙的歌声、生动活泼的动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种读诗颂典的特殊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和幼儿在唱诗、演诗中加深记忆,在唱诗、演诗中陶冶情操,在唱诗、演诗中培养乐感、在唱诗、演诗中喜欢上唐诗!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叶嘉莹先生就曾提出过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科目的设想:教师用通俗易懂的、幼儿能接受的唱歌或游戏的方式教授唐诗,让幼儿一边唱歌或者一边游戏,在快乐中诵读唐诗经典。
所以,在平时活动中,我和幼儿会用曲风优柔、曲调活泼的音乐唱唐诗,用歌曲来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情绪。
唐诗《登鹳雀楼》主要写的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我和幼儿一起以唱歌的形式把诗中的积极向上、斗志昂扬唱了出来,使我们获得对古诗词意境美和音韵美的体验。
在平时活动中,我和幼儿也会在理解了唐诗的基本内容之后,用适宜的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表现唐诗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更能提高幼儿诵读唐诗的积极性,巩固和加深幼儿对唐诗经典的领悟。
例如在共读唐诗《遗爱寺》时,我和幼儿在基本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一起发挥想象力创编出每一句古诗的动作:念“弄石临溪坐”时,双手放在身侧并坐下;念“寻花绕寺行”时,双手坐花状,绕一圈;念“时时闻鸟语”时,左手侧耳倾听,右手作旁按手;念“处处是泉声”时,双手波动作流水状。
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使我们读唐诗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加深幼儿对唐诗内容的印象,更使幼儿的身、心、脑相互协调,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并记住诗句,使幼儿投入到唐诗的意境中并获得成功感。这些富有童趣的动作既增加了读诗活动的气氛,也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当然,和幼儿一起演、念这首有趣的唐诗,我也从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3-6 岁的幼儿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如一味地让幼儿死记硬背,幼儿必定会丧失对唐诗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既切合幼儿好动的特性,又能让幼儿深切体验作者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形式。因此,我依据3-6 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师幼读唐诗的活动气氛。
譬如在欣赏唐诗《花岛》时,我引导幼儿把诗中表达的意境、情感排成小电影,一部分幼儿饰演许多“蜜蜂”和“蝴蝶”去采花,且都飞向同一方向;一名幼儿扮演“诗人”顺着蜂蝶飞去的方向,做“闻”的动作,闻到扑鼻的香气隔着宽阔的江面传送过来;几名女孩在“花岛”处扮演一朵朵盛开的花;几名幼儿扮演“水上”的“红云”。由此展现出《花岛》的内容——“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通过这一表演游戏,诗中愉悦的情景,深深地印入我和幼儿的脑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人生自有诗意,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与春天为伴,与青春为伴,与诗词为伴,闲遐之余,坐下来好好欣赏我国星汉般灿烂的诗词歌赋,一定会让我们的内心有所催发,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无比信念、感恩和热爱!让我们在中华诗词的浩瀚知识海洋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