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完全小学,贵州 正安 563400)
儿童天性喜欢游戏,许多教师也都尝试着把游戏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中设置游戏是一项开发学生脑力智力的活动,同时也能活跃课堂的氛围。本文主要围绕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模式,应当对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存在价值进行着重分析。游戏化教学法的是实施目标是通过引入游戏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通过游戏保证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能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因此,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及教学任务,这也是评判该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前需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个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其数学能力。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七巧板或者玩具作为游戏道具,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在数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所使用的文具盒是哪种图形?桌面上的小棒拼凑的是什么图形?”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获得对图形的认知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差异所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应当保障教学的生动性及趣味性。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利用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学,通过游戏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如,在教学《可能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抽奖游戏过程,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并在箱子中放入三种颜色的小球,学生需要上台进行抽奖,学生在抽奖后将小球再次放入到箱子中,抽取到相同颜色的学生站在一起,学生数量最多的则获得胜利,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所投入的不同颜色小球数量不等,比如,5 个红球、3 个白球、2 个黑球,教师对小球数量的控制也能改变抽奖结果的可能性。在小球数量改变的同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问,询问这种游戏方式是否公平,同学对这种抽奖方式是否有意见,教师在提问及引导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可能性的学习内涵。整体的游戏环节中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习氛围,通过提问或者激励等学习方式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多数小学生对抽奖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教师再通过奖励进行刺激,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
小学生热爱团队性活动,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能保证游戏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因此,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队伍当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交流学习内容,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及活跃。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便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更加舒适的游戏氛围,教师需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游戏的设计环节使學生共同参与。比如,在教学《统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需组织学生到操场,将学生以四人或者五人作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过往车辆的颜色,比如,A 小组负责观察红色,B 小组负责观察黑色,以此类推对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进行统计。教师在游戏环节中也应当积极参与,从而获得相关的结果确定学生统计的准确性。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获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对计算最为精确的小组予以鼓励。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游戏中先合理进行分组,并强化沟通的实用性,在保证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课堂学习质量。
运算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迅速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比如,在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鸡与兔子处于同一个笼子中,其中头有15 个,足有46 个,那么鸡和兔子的数量各是多少?”在計算过程中,学生笔算或者心算去解决问题,比如,“15×2=30”教师提问少了多少只足,学生会回答16 只,这时学生会通过教师游戏化引导根据题意进行思考,16÷2=8,从而获得8 只兔子,7 只鸡的结论。通过这种游戏化互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数学计算题较为枯燥,教师应当有效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较为丰富的游戏,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尚且不足,并未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当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保障学生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化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并热爱数学课堂,逐渐形成逻辑化及发散性的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每个学生作为学校的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的任务目标是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激发,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使学生手、口、脑参与学习过程,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并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或者积极讨论的能力,从而达成高质量的数学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