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珍
(上饶市万年县南溪中心小学,江苏 上饶 335500)
引言:音乐关乎着每个人审美能力的形成,而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今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强化小学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应试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导致教育人员忽视了对音乐学科的教育。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经过了多次改革,但升学制度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成绩依旧是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音乐学科也成为了小学中的“副科”,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在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不高,甚至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音乐教育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水平不高就难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对音乐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也不够合理,不仅削弱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音乐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另外,在音乐课堂的教育中,课堂音乐教师的传授方式主要还停留在有限的课本上,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忽略了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感知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不能顺应时代的方法进行创新,严重限制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1]。
做好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工作,就要加快转变守旧落后的音乐教育理念。相关教育部门要摒弃固有教育思想,创新更加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方式。教师也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增强敬业精神,可以通过定期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教师也要认真进行音乐课堂设计工作,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满足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同类音乐作品,使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的资讯,同时也提升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作品的印象,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小学的音乐教程中很多都适合创设故事情境,将故事与音乐结合,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例如,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通过小组协作交流,将音乐作品与自己的想象结合,将音乐作品赋予故事性,构造出符合作品意境的故事情境。随后,音乐教师播放音乐,每组学生依照顺序上台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跟随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动进行相应的表演,形成一个微型“音乐剧”。并且在所有小组表演完毕后,由音乐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打分,评选出最优表演节目,对其给予相应奖励。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热情,使学生在学习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主动权,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与鉴赏水平。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根据所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自由发挥,让学生上台演唱当节的学习歌曲或者演奏乐器,亲自感受音乐的魅力,使整个音乐教学都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文化精神,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鉴赏与感知能力。
当年,由于学校与教师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音乐教育的投入较少,很多学校的音乐设备也不够完备,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效率。完善的音乐教学设备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学校加大在音乐教学设备上的投入,购置钢琴、口琴等相关音乐器,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其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供演绎和创造音乐的机会,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器乐的了解程度,也能激发和培养其对乐器的兴趣[2]。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在小学音乐教育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转变固有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音乐情境以及加大在音乐设备上的投入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当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推进小学音乐教育地发展。